-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州地质灾害规划分析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06~2015年)
内容提要
贵州省国土面积176128万km2,全省总人口3798.51万,省内山高、坡陡、降雨频繁,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也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自1993年以来,全省发生较严重的地质灾害2406处,造成成866人死亡,2449人受伤,毁房68000余间,毁坏耕地12000公顷,经济损失达21.5亿元。严重地影响并制约了贵州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贵州省国经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特编制《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目 录
前 言一、地质灾害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一)地质环境条件
(二)地质灾害现状
(三)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原则
(三)防治目标
三、地质灾害易发分区
(一)分区原则及方法
(二)易发区的划分
四、地质灾害防治分区与工作重点
(一)分区原则
(二)分区标准
(三)防治分区
(四)防治分期及工作重点
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布署
(一)基础调查、规划和研究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三)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设
(四)应急反应系统建设
(五)地质灾害搬迁避让与工程治理
六、实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强化管理
(二)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
(三)实行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职责
(四)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机制
(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
(六)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七)建立健全基本制度,完善管理方法
七、附则
?
言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第394号令)规定,地质灾害是指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贵州省国土面积176128万km2,全省总人口3798.51万,省内山高、坡陡、降雨频繁。由于受地理和地质条件的影响,地质环境十分脆弱,地质灾害频发,是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和易发区,也是我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全省地质灾害高易发区8个,面积达37893km2,占全省面积的21.5%,主要分布在贵州西部的毕节、六盘水以及黔北等地;地质灾害中易发区16个,面积11512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4%,主要分布于黔中、黔西南、黔东南等地,自1993年以来,全省发生较严重的地质灾害2406处,造成866人死亡,2449人受伤,毁房68000余间,毁坏耕地12000公顷,经济损失达21.5亿元,还严重威胁贵阳、印江、铜仁、思南、沿河、大方等7座城市,威胁学校152所。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为活动的增加,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影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每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和危害,严重地影响并制约了贵州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资源,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避免和减轻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活、生产环境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规划纲要》(2001年-2015年)、《贵州省国土总体规划》(2000—2020年)、《贵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0—2010年)、《贵州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和《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全省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近年来汛期地质灾害巡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按照《规范》的总体布署,2015年前争取省内190处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学校得到防治,基本改善全省地质灾害日趋严重的局面,使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日益突出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地质灾害发生率和损失量有明显降低,力争使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国内达到较高的先进水平。
《规划》中提出的地质灾害防治目标和任务,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指导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宏观性、指导性、政策性的文件,是各地、州、县(市)编制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6年,规划期共10年,划分为近期与中期,近期分两个阶段规划到2010年(第一阶段为2006-2008,二阶段为2009-20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X栈道施工方案分析.doc
- XXX学院学生公寓施工组织设计分析.doc
- XXX汽车服务贸易(深圳)有限公司网络设计方案分析.doc
- xxx水库(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析.doc
- PPT背景图片大全(免费下载)解析.ppt
- XXX监控系统改造升级方案分析.doc
- xxx施工组织设计-强电分析.docx
- xxx新建工程项目部安全文明施工策划分析.docx
- xxx食品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分析.ppt
- XX产权制度改革调查报告与MBO操作建议书分析.ppt
- 脑出血模型中铁离子潴留引发迟发性脑损伤的多机制探究与干预展望.docx
- 脉动热管传热性能多因素影响的实验剖析与机制探究.docx
- 胰岛素与鹿茸血:骨质疏松防治的生物效应及机制探秘.docx
- 脂联素及其受体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作用机制:基于HT - 29细胞的深入研究.docx
-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入路选择的Meta分析: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的综合探究.docx
- 肾小球滤过率与2型糖尿病足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剖析:基于临床实证与机制探究.docx
- 胰岛素给药时机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机制与启示.docx
- 肾启发算法在化工过程建模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docx
- 胆囊切除及胆囊结石与结直肠癌相关性的病例对照深度剖析.docx
- 胡志敏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经验剖析与临床启示.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