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房宫赋 同步练习1
1.用课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阿房宫的来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人的生活情景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秦爱纷奢”的具体表现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亡的教训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阿房宫赋》,其目的是给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这个历史教训应该怎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过秦论》、《六国论》比较,三篇有何共同点,各篇立论的独创性表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加粗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蜀山兀(wù)
辘辘(lù)远听
鼎铛(dāng)玉石
B.囷囷(qūn)焉
尽态极妍(yán)
架梁之椽(yuán)
C.阿(ē)房宫
剽(piāo)掠其人
金块珠砾(lì)
D.尽锱铢(zhīzhū)
妃嫔媵嫱(yìngqiáng)
逦迤(lǐyǐ)
2.下列四组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一 B.爱
六王毕,四海一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C.取 D.族
奈何取之尽锱铢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四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焉 B.而
盘盘焉,囷囷焉 骊山北构而西折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谁得而族灭也
B.夫 D.于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多于九土之城郭
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下列加粗词语古义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③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⑤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⑥用之如泥沙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⑧多于市人之言语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⑤⑥⑧ D.②③⑥⑦
5.表语气的虚词大致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包括反问) c.表感叹语气 d.表祈使、劝勉、禁止等语气 e.表判断语气 f.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1)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3)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4)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呜呼,亦盛矣哉!
(7)欲安所归乎?
(8)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9)甚矣,汝之不惠!
(10)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12)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13)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
(14)滋可痛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泥厂电气培训课件.pptx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1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金税四期税务风险预警指标汇总.pdf
- 豆腐柴人工栽培技术.pdf VIP
- 天津市小升初小卷真题小外(天津市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5套含答 .pdf VIP
- 控制计划(机加).docx VIP
- 土地资源管理学(第二版)张正峰,第一至第十二章知识点.docx VIP
- 专题三 透镜及其应用 2025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考点专题练习(含答案).docx VIP
- DL/T 502-2006 火力发电厂水汽分析方法(第1-32部分).pdf VIP
-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