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分析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知识点总结 《杜甫:“万方多难”中成就的“诗圣”》冯至 (1)杜甫,字子美,唐朝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反映唐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故有“诗史”之称。 他的诗表达悲天悯人情怀,济世安民思想,以及其高尚人格和完美技巧,故又有“诗圣”之称。 他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更被宗代江西派奉为鼻祖,著有《杜工部集》。 冯至,曾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代表诗集有《十四行集》《昨日之歌》《北游及其他》,散文作品《山水》和小说《伍子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 (3)文章内容把握(主要掌握杜甫的经历以及其诗歌思想内容的变化) 表1:长安十年 时间 社会状况 杜甫经历 代表作品 诗歌特点 人格追求 746—755 这时的政治正显露出日趋腐化的征象。长安被阴谋和恐怖的空气笼罩着,几年前饮中八仙的那种浪漫的气氛几乎扫荡无余了。 初到长安时,漫游时代的豪放情绪还没有消逝。但随着与现实的接触渐多,豪放的情绪逐渐收敛,随之产生一种矛盾心理:一方面羡慕自由的“江海人士”;一方面 又想在长安谋个官职。 《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①诗歌常有这样的对句:上句说要脱离使人拘束的帝京,下句紧接着说不能不留在这里。 ②在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忧国忧民,关心民生疾苦,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①解读《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和《投简咸华两县诸子》二诗: (汝阳王李琎是唐玄宗的侄子,杜甫能到他府上走动,多半有某种背景。何人举荐却无据可查。杜甫的袖袋里,可能有几封举荐信的。他进京献诗《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前提是要踏进王府的门槛。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于至德二载(757)。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 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②解读《月夜》: 今夜鄜州这首诗借看月而抒离情,但所抒发的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夫妇离别之情。题为《月夜》,字字都从月色中照出,而以“独看”、“双照”为一诗之眼。“独看”的泪痕里浸透着天下乱离的悲哀,“双照”的清辉中闪耀着四海升平的理想。“独看”是现实,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而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鄜州,已包含其中。“双照”兼包回忆与希望:感伤“今夜”的“独看”,回忆往日的同看,而把并倚“虚幌”(薄帷)、对月舒愁的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而且深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 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日渐远离皇帝而走向人民的痛苦过渡。 ①解读“三吏”之一《新安吏》: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新安吏》是写未成丁的少年被征当兵。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在洛阳西70里。作者从洛阳出发,傍晚时抵达县城,见县吏征点少年入伍,惊问其故,方知是上边下达公文:壮丁征尽,次选少年。杜甫怀着沉痛的心情望着这群身材短小的孩子,用笔录下送行的场面。)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杜甫对人民的苦难是同情的,但他也十分清楚,面对敌人的疯狂进攻,必须用战斗去回答;为了安慰这些悲哀的送行者,当时只得说些宽心话了。) ②解读“三吏”之二《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看门。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深刻地揭露了差吏的狠毒无情,抓丁所及,连老太婆都不放过,由此可见当时的兵役制度已经黑暗到何种程度!) ③解读“三别”之一《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 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 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 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 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 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 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 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 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 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 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 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 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 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 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 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 与君永相望!诗中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