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2016届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七)课件分析.ppt

【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2016届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七)课件分析.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程复习方略】(教师用书)2016届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七)课件分析

* * 规范答题满分系列(七) 装置气密性的检验 【典例导引】 (2014·山东高考改编)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仪器组装完成后,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抽样评析】 失分 之鉴 阅卷 点评 ①凡是操作没有说明关闭具体仪器名称的扣1分; ②凡是没有说明“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和“形成一段液柱”的扣1分; ③凡是没有说明“液柱高度保持不变”的扣1分 满分 答案 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和装置E玻璃导管的止水夹,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踩点得分】 四个得分点 选择方法→叙述操作→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选择方法:微热法或液差法,根据不同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 (2)叙述操作:如何形成“密闭体系”,如何“加热”。 (3)描述现象:观察气泡、液柱或液面变化。 (4)得出结论:通过什么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答题模板】 (1)微热法检查气密性: 封闭(关闭活塞,导管末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等)  ↓ 微热(双手焐热或用酒精灯微热)  ↓ 气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 水柱(移开双手或停止加热,导管中水上升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 (2)液差法检查气密性: 封闭(关闭活塞或用止水夹夹住橡皮管等)  ↓ 液差(向×××容器中加水,使×××和×××形成液面差,停止加水,放置一段时间,液面差保持不变) 【类题试解】 1.为检查如图所示某有机合成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1)甲同学认为,用微热法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经检验他 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只需关闭止水夹a,打开b的玻璃活塞,观察液体能 否顺利滴下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乙同学依据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同学采用的微热法,应做成密封系统,将导管e浸入水中。(2)乙同学采用的液封法,如题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a,b中的部分液体滴入d中后,液面不再下降,说明三颈烧瓶内气体压强高于大气压,证明气密性良好。 答案:(1)将e导管浸入盛水的烧杯中,关闭b的活塞,打开a,微热d,若e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至室温后,又有一段液柱上升,证明气密性良好 (2)若气密性良好,b中的部分液体滴入d中时,三颈烧瓶内的气体压强增大,b中的液体不能继续滴下 2.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试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检查如图所示简易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和方案设计。 ①甲同学认为,只要往漏斗中加水,便可检验其气密性是否良好。 经检验他的方案可行。则甲同学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设计的方案如下:往漏斗中注入一定量的水至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关闭止水夹,用手捂住试管中上部,待漏斗中液面上升一定高度,打开止水夹让液面回落后,迅速关闭止水夹;松开手,见漏斗中液面低于试管中液面且不再升降,说明气密性良好。乙同学方案设计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图所示为制取氨气的装置,如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乙两同学均采用的液封法。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向试管中加水至一定量后,若发现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的液面,停止加水,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若用手焐热试管,试管内气体膨胀,放出气体后,管内压强减小。 (2)连接导管,将导管的末端插入水中,轻轻加热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3)因为装置比较复杂,所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要采取加热法,即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说明气密性良好。 (4)可采用微热法,在b上连接导气管并伸入水槽中,微热圆底烧瓶,观察水槽中是否有气泡冒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