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1.下列关于对联起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周易》所阐述的天地赋予万物的阴阳对立与阴阳互交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是对联两两相对的艺术哲理的来源。
B.对联起于哪个朝代,有很多说法。对联界根据梁章钜《楹联丛话》的相关记载普遍认为对联起于五代,但作者并不赞同这一说法。
C.作者认为,古代民谣、《诗经》以及屈原作品中的对偶句,尽管也有对联的一些因素,但还不能算是对联的开端。
D.我国古代很多诗文里有对偶句,对联两两相对的表现形式就是起源于我国远古的民谣和古代诗文的对偶句。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五代时,蜀地的孟昶在除夕日让学士辛寅逊题写桃符,因为对辛寅逊的题词不满意而自己题写为:“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B.中国许多对联学者近代以来经多方考证,发现对联实萌于晋唐而兴于五代,否定了“联萌于五代”之说,得出“联兴于五代”的结论。
C.唐代出现了许多规范的对联作品,如:“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三阳始布,四序初开”、“闭户惟闻朝暮鼓,登楼遥望往来船”等等。
D.据《晋书》记载,张华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以对联的形式互作通报,陆以“云间陆士龙”为上联、荀以“日下荀鸣鹤”为下联互报姓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元时期,对联进一步发展,不仅数目大量增加,而且类别除春联外,又有题赠联、书院联等;同时,还出现了王安石、苏轼等不少联作名家。
B.宋元时期,对联形式变化多姿。因为对联不但保持了从律诗借鉴来的艺术特点,而且有所突破,吸收词曲语言变化特点,以长短句创作对联。
C.明代洪武皇帝下令无论公卿士庶,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使对联创作进入繁荣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清代以后的对联创作更是盛极一时。
D.明清时代,由于对联融合了诗词曲赋的各种句式以及骈散并用与文白齐行,使对联语体多样化,使对联的篇幅增长,使对联的运用范围大为扩展。
【答案】
1.B
2.D
3.D
【解析】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张华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以对联的形式互作通报,陆以‘云间陆士龙’为上联、荀以‘日下荀鸣鹤’为下联互报姓名”有误。原文说“张华曾建议初次见面的陆云、荀隐素互作通报,陆以‘云间陆士龙’、荀以‘日下荀鸣鹤’互报姓名”,可见张华并未要求以对联的形式通报。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分析概括作者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题目有两类,一类是先概括然后分析,一类给出文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分析主要是从文章的角度分析,另一类是从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文章的角度分析主要要找到文章的相关的材料依据,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主要是分析现实意义或启示等。
二、古诗文阅读(57分)
(一)文言文阅读(3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方,河间人也。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颙(yóng),累迁兼振武将军。方在洛既久,兵士暴掠,发哀献皇女墓。军人喧喧,无复留意,议欲西迁,尚匿其迹,欲须天子出,因劫移都。乃请帝谒庙,帝不许。方遂悉引兵入殿迎帝,帝见兵至,避之于竹林中,军人引帝出,方于马上稽首曰:“胡贼纵逸,宿卫单少,陛下今日幸臣垒,臣当捍御寇难,致死无二。”于是军人便乱入宫门,争割流苏武帐而为马鞯。方奉帝至弘农,颙遣司马周弼报方,欲废太弟,方以为不可。帝至长安,以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时豫州刺史刘乔檄称颍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xiāo)距逆诏命,及东海王越等起兵于山东,乃遣方率步骑十万往讨之。方屯兵霸上,而刘乔为虓等所破。颙闻乔败,大惧,将罢兵,恐方不从,迟疑未决。初,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人郅辅厚相供给。及贵,以辅为帐下督,甚昵之。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忿而说颙曰:“张方久屯霸上,闻山东贼盛,盘桓不进,宜防其未萌。其亲信郅辅具知其谋矣。”而缪播等先亦构之,颙因使召辅,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重点平行班)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2016届高考化学十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省西安高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5月)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青海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陕西科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考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青海省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青海省师大附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牡丹江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解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KS5U首发Word版】启慧·全国大联考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