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辽源市东辽一中2017-01-03
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16题,共120分,共3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58分)
古代诗文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江潮不复入市。以余力复完六井。又取葑田积湖中,南北径三十里,为长堤以通行者。堤成,植芙蓉、杨柳其上,望之如画图。杭人名为苏公堤。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父洵游学四方 游:求学
B. 属文日数千言 属:撰写
C. 上表以谢 谢:谢恩
D. 相从溪山间 相:偏指一方,相当于“他”。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B.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C.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D.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冠又称“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时举行加冠的礼仪。后代冠礼虽废,但仍保留“加冠”“已冠”“弱冠”等说法。
B.苏轼的名篇《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中的“壬戌”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古代只可用来纪年,不可用来纪日。
C.台,也叫乌台,指的是御史台,是专任弹劾百官的中央机关。汉代时御史台外柏树上有很多乌鸦,所以人称御史台为“乌台”,也戏指御史们都是乌鸦嘴。
D.生祠是古代信仰民俗,指为活着的人建立祠庙,而加以奉祀。
4.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苏轼家教良好,学识广博。母亲程氏亲口把书上知识传授他,等到弱冠,博通经史,喜欢贾谊、陆贽的书。
B.苏轼恪尽职守,不因循守旧。任职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时,百姓贫困差役繁重,衙吏相继破产。苏轼访察其利弊所在,修订衙规,从此害处减少了一半。
C.苏轼虽受小人陷害,却随缘自适。苏轼遭受陷害,被捕入狱,但出狱被贬黄州后,却能与农夫老翁融洽相处,并自号“东坡居士”。
D.苏轼一心为民,政绩卓著。仅在杭州任职一次,苏轼就疏通茅山、盐桥二河来通漕运,建造了坝堰闸门,用来作为只积蓄湖水的枢纽。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5分)
(2)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北京市临川学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Word版含答案.doc
- 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理科)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朝阳区夏季普通高中综合练习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
- 北京市延庆一中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文科)Word版含解析.doc
-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doc
-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doc
- 北京市昌平区夏季普通高中会考模拟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