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阴陵城里说大泽阴陵城里说大泽
阴陵城里说“大泽”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文后注释为:1、阴陵:秦所置县,故治在今安徽省定远县西北;2、田父:耕田的人;3、左:向左行走;4、陷大泽:骑士误入低洼之地。
文中的“阴陵”即现在的定远县靠山古城村,文中的“田父”,查阴陵《陈氏宗谱》可确定是阴陵陈姓始祖陈铎。以上二点是毫无疑义的。本文只想就文中“大泽”一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澄清历来的众说纷云。以便让感兴趣的同仁实地考查,消除误解,统一认识。
一、“大泽”的确切含义
1、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泽”的注释为:聚水的洼地。
2、查《史记选》王伯祥选注:“大泽”低洼湿地。
由以上二注释,可知“大泽”应为大面积的低洼之地。
二、历来有关“大泽”的解释:
1、《史记选》王伯祥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北京),第六十二页,第576条注:今安徽省全椒县东南三十里有地名迷沟(去阴陵五里)相传就是项王陷入的大泽。
2、《定远春秋》第五辑《定远古寺庙巡礼(二)》第三页,第五页:大泽:今定远年家岗窖河一带。
3、《皖东历史》第183页:大泽:今炉桥一带。
综上所述,对“大泽”的解释,目前已知有三种说法,即:1、迷沟说;2、窖河说;3、炉桥说。
我认为,以上对“大泽”的三种说法,都不确切。原因是缺少实地考查所至,下面不防对上述三处进行逐一分析。
1、迷沟说:按王伯祥的注释为:在全椒东南三十里,查《定远县志》第一章建置区划,第二节境域区划,清康熙五年测得:定城东至滁州一六十里,东南至全椒一百八十里。清时所侧的距离与现在实测的距离相差无几。迷沟在全椒东南三十里,阴陵在定城西北七十多华里。自阴陵到定城为七十多华里,定城到全椒为一百八十里,全椒到迷沟三十里,合计为二百八十里,这么远的路程,骑马跑至少也得大半天多的时间,这就与《史记》所说:“左,乃陷大泽”显然不符。
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对“乃”的解释为:副词,1、只、仅仅;2、是就;3、于是,句中“乃陷大泽”的“乃”与下句“乃复引兵而东的”二“乃”为同一意思,即:于是。表示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行为动作,才能使用副词“乃”未修饰,否则就词不达意,上面句中“乃”意思相同,都是用来修饰短时间内完成的行为动作。骑马从定远县阴陵跑到全椒的迷沟,这么远的路程不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因此,用“乃”修饰是不妥的。
其次:王伯祥注释:“有地名迷沟,相传就是项王陷入的大泽”。这里的“沟”,更不能等同“大泽” 、“沟”和“大泽”不是一个概念,因此,“迷沟说”不能让人口服信服。
2、炉桥说:
炉桥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历史,古代叫“冶溪”。此小溪在今炉桥的西边,当年曹操在河畔建炉冶炼铸造兵器的地方,尔后才称“炉桥”或“北炉桥”。在古代,只是一条小溪,从残存的“桥上桥”也可以得到印证。此溪来水源头为定远县西乡,炉桥区沿山一带,“溪”泛指小河沟,与“大泽”也不是一个概念。
3、窖河说:
窖河古代称“冶水”“洛涧”现代又称洛河。因河东边有上窖河镇,故当地人又称窖河,因河西边有洛河镇,故又称“洛河”。“窖河”、“洛河”同指一条河。“涧”义为夹在两山间的水沟,现在山里人们仍称山里的小河沟为“山涧沟”。
窖河水源来自严涧河、青洛河和沛河,然后向北入淮河。查《辞海》《东晋淝水之战》条目,即谢安,谢玄迎战符坚的战役,其战场“洛涧”,即洛河,在今安徽淮南东。它上游一直伸到现在的青洛乡。过去,当地人们都称青洛为“青洛涧”,“洛涧”在古代也不是“大泽”,与“大泽”不关联。
解放后,国家为根治淮河水患,在洛河中游筑洛河坝,建节制闸,调节上下游水位。从此自阐门往南至炉桥西边,成为行蓄洪区。由于泥砂淤塞,河床升高,水面宽阔,形成湖面,此后便称为高塘湖,每当大旱之年,淮河水位下降,湖水干涸,湖底仍现小河道。
我生长在靠山,二十多年来先后在炉桥区几个乡镇工作,对炉桥片的地理情况比较熟悉。每当防汛防洪,提水抗旱时总要与高塘湖打交道,干旱时盼湖水天天涨,防讯时总盼湖水快速下降,只有遇到起大水时,湖水自窖河大闸往南顶突,一直涨到长丰县陆桥北面的沛河,如一九五四年、一九九一年,湖水猛涨,这个时候才会形成“一镇带三乡,一片水汪汪”的景象。
综上所述,“迷沟”不是“迷泽”,“冶溪”不是“冶泽”,“洛涧”也不是“洛泽”,它们在古代都不能与“大泽”沾上边,因此都不属文中的阴陵“大泽”,那“大泽”究竟在何处?
三、我说“大泽”
我认为真正可称“大泽”之地,就在阴陵城西南边。以凌家
湖农场为中心的周边大面积地块,此地为靠山、永康、青洛、严涧、能仁五乡的交汇处。
1、看范围:这片大地东边为永康的凌湖村、陈圩村,东北边为靠山的古城村,北边为能仁的朱程村,前王村、三塘村,西边为严涧的三岗村、大单村;南边为青洛的大魏村、姜吴村,中间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泰山版2024五年级上册-泰山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37 《邹忌讽齐王纳谏》对比阅读-2024-2025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VIP
-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科技创新指标.pdf VIP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录《行测》真题及参考答案(地市级).pdf VIP
- MT 554-1996 缓倾斜煤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pdf
-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程序文件.docx VIP
- 金工深度研究:多期限择时策略的构建与组合增强.pdf VIP
- 《健康教育健康促进》课件.pptx VIP
-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简略答案).pdf VIP
- 晕厥的院前急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