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说课课件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17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说课课件分析

专题17 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 本专题是第五篇人口的第二个专题,人口分布的地理特征和人口迁移的机制,是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展开的。既反映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口变动的约束和限制,也反映了人口变化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前一专题人口增长是人口过程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过程,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变化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全面理解地理环境对人口的影响,这些影响都可以运用人口容量理论分析评价其合理性与科学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学完本专题内容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布特征及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更深刻理解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对人口的影响,理解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意义。 二、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学习人口增长中已具备相关知识作为基础。 从学生的心理上来看: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社会阅 历,对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从生活实际入手设 计问题,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们受到多种传媒的 影响,有着较广的知识面,对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 储备。 所以作为教师要深入学生,根据学生的情感和年龄特 征,找到学生们的兴趣点切入教学,再展开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的活动。例如课堂上人口迁移结合从总理到市 民都关心的“农民工问题”和由“留学热”、“海归热”到“海 带”等社会问题的讨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一定能达 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五、教学过程 【导入】放映两组图片,一组是长三角的美好平原风光图片,另一组是非洲干旱地区图片,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 假如现在给你一个机会,让你重新选择住所,你会选择什么地方? 阅读教材“世界各洲人口密度”表,讨论分析回答问题 学生动笔计算人口密度,指出人口密度是衡量人口的主要指标 【提问】印度是历史上是人类活动较早、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但目前印度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为什么专家预测印度未来将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学生分小组提前查找收集资料,小组代表发言,老师点评总结) 中国人口分布 地形:平原盆地多,高原山地少 我国人口密度大小的界线: 以黑龙江的黑河——云南腾冲一线。 该线东南人口稠密,西北人口稀疏。 在《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着重分析我国 不同地区的人口密度,文章通过分析对比,找出一条可以显示两侧人口稀密悬殊的明确界线黑河--腾冲一线。在此线之东南,全国36%的土地,养活全国96%的人口。反之,在此线之西北,在全国64%的土地上,只有全国4%的人口。这就是说,同全国平均密度相比,东南部高出2.67倍,而西北部仅及其1/16。在二者之间,平均人口密度成42.6与1之比。很明显,黑河—腾冲一线,在中国人口地理上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且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田心源教授称为“胡焕庸线”。 阅读“世界各洲人口密度”表 比较1950年和2004年世界各洲的人口密度变化? 所有各洲人口密度增加了吗?表明人口总量是如何变化?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哪个洲?最小的? 在世界人口增长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大洲人口增长速度不同? 为什么不同大洲的人口密度差异悬殊? 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温带、亚热带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沙漠、雨林、极地、高山区等干旱、寒冷地区 第二课时 展示两张图片,2008年NBA东部全明星队和西部全明星队的照片,一看到照片中的姚明,学生们就开始兴奋起来,同学们熟练地报出了艾弗森、詹姆斯、邓肯、韦德等明星的名字。 下列人口移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A.同学们周末上街购物、节假日外出旅游 B.美国东北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阳光地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伊拉克大量难民流入叙利亚等国 E.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F.印度的穆斯林流入巴基斯坦 G.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H.我国许多农民到城市居住 展示一组图片,讨论分析属于人口迁移的那种方式? 学习劳务迁移的相关资料和我国流动人口的现状 结合我国80年代后人口流动图: 【提问】80年代至今,一直存在“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大量人才流向东南沿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阅读三峡政策性移民资料,使学生理解工程移民的艰巨性,渗透爱国主义精神 展示复活节岛的图片和复活节岛资料引入人口容量 分析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定义 讨论为什么我国东部的人口容量大于西部 ? 自然资源 科学技术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将东部人口迁移西部达到人口均匀可以吗? 【提问】民工潮产生的原因?(学生讨论回答后) 教师 展示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图 分析原因 【提问】农民工进城对迁入地和迁出地有哪些正面和负面影响?你有哪些措施? (学生分组讨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