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介绍计算机作业word文档详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鹤壁——仙鹤居住的地方 物电学院电子三班 韩露 历史沿革 4 地理位置 5 地理环境 5 自然资源 6 矿产资源 6 植物资源 6 水资源 6 艺术文化 6 豫剧 6 旅游景点 7 朝歌古城 7 云梦山 7 大伾山 7 天然太极图 7 工业经济 8 鹤 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因相传“仙鹤栖于南山峭壁”而得名,1957年建市,面积2182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平原面积约各占一半。人口160多万,城镇化率52.8%、居全省第3位。辖浚县、淇县、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5个行政区和1个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 历史沿革 鹤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武丁大帝是商朝 首都朝歌的奠基者。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仍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大养鹤,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夏朝,现今鹤壁地域分属豫、冀、兖三州。 商朝,属京畿内地。商朝四代帝王定都朝歌。 周朝春秋时,属诸侯国卫国首都和晋国。战国时,先后属赵、魏。公元前510 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 年,赵国迁都鹤壁中牟,历时39 年。 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司马卬为殷王,都朝歌”。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鹤壁市政厅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43 年)废荡阴县入邺。 隋开皇六年(586 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 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 民国时期,浚县、淇县、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属第三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 1953 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 1954 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1957年3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署,又改归安阳专区。1960年10月 -1961年11月,汤阴县曾一度划归鹤壁市(后划归安阳)。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 鹤壁城区市区经历三次搬迁。1957年市区在鹤壁集镇,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中山;后又随五矿、六矿建设,市区又在1959年南迁山城区。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周围基本都是塌陷区,城市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鹤壁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迁到淇滨区,淇滨区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地理位置 鹤壁市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13度59分--114度45分,北纬35度26分--36度02分。南北长67公里,东西宽69公里,总面积218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513平方公里。北与安阳市郊区、安阳县为邻,西和林州市、辉县市搭界,东与内黄县、滑县毗连,南和卫辉县、延津县接壤。 地理环境 鹤壁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和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差较大。春季多风少雨,夏季炎热湿润,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多雾。年平均气温14.2-15.5℃ ,年降水量349.2-970.1mm,年日照时数1787.2--2566.7小时。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以上天数的比例达到81.4%,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鹤壁市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属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和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区。矿产资源具有地域组合良好、品位高、易开发的特点。已探明的矿藏主要有煤炭、瓦斯气、水泥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耐火粘土等30多种。煤炭探明储量16亿吨,金属镁的主要原料白云岩约10亿吨,水泥灰岩矿床储量为50亿吨。 植物资源 鹤壁市土地肥沃,盛产粮食、棉花、油料。土特产品甚多,著名的有淇河三珍(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此外,淇滨区有柿子、核桃、香椿、龙宫花卉,浚县有小河白菜、大碾萝卜、园上大蒜、善堂大枣、王桥豆腐、五香花生米,淇县有无核枣,木鱼石等。 水资源 淇河是华北地区唯一未被污染的河流,常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淇河盘石头水库蓄水6.08亿立方米。 艺术文化 豫剧 鹤壁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3豫剧七品芝麻官卖红薯个,综合档案馆6个。 鹤壁豫剧团原系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文工团,1958年2月,团迁址鹤壁市易名为鹤壁市豫剧团。1959年9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