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告史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广告史分析

中国古代广告 ——清朝 清朝繁荣的商业推动了清代广告事业的发展,所以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广告 姓名:贺晨羲 专业:广告经营与管理 学号:2015211040111 清朝广告发展的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大量的私人企业兴起。为了更好的销售货物,所以资本家想方设法去推广自己的产品。 2·人口的不断增加,在1841年时,根据郑天挺在《清史简述》上记载,那一时期中国人口达到4亿。 3·地界不断扩大,工业不断发展。 商业化的背景加大了清代广告业的发展。 清朝地界图 清代时期主要的广告形式 (一)市声广告 (二)招幌广告 (三)楹联广告 (四)印刷广告 (五)陈列广告 (六)诗词广告 (七)店堂装饰广告 市声广告 1·叫卖广告:世界上最早的广告是通过声音进行的,叫口头广告,又称叫卖广告,这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广告形式。 2·唱卖广告:如同叫卖广告,同样是用嘴巴对自己的商品做宣传。 3·响器广告:用东西敲打,吹奏,摇晃等形式,发出特殊声响来引人注目,以此推出商品的广告。如“吹角卖物”。 叫卖广告 响器广告 响器广告 招幌广告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里,从事商贸、修理、加工、服务等业者为招揽顾客,推销货物,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招幌形式,民间广为流传的俗语“敲锣卖糖,各干一行”,即是对招幌运用的生动描述。招幌经商,世代相袭,形成具有丰富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随着社会变革,经济发展,一些招幌形式发生演变,一些流传沿续至今。 开设店铺、市集设摊,走乡串户等商业者为了招揽顾客,采用了音响、实物、文字及标志性等招幌方式,既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又方便了生产经营活动。 实物招幌 主要有两种形式: (一)是以货物 作招幌。如卖猪肉的将猪头挂在肉架上;染坊悬挂染成的兰布,卖糖葫芦的将糖葫芦插在用木棍、麦秸绑成的把子上。 (二)是以器皿工具作招幌。如卖茶的将茶炉子支在门外棚下,桌案上摆放茶壶、茶碗。 实物招幌 文字招幌 主要形式有三种: (一)是店铺 招牌。如旅店门前挂“安寓客商”,当铺门外写一“当”字,盐店门外或影门墙上书写“盐”字或“盐庄”。 (二)是堂号招牌。如丰县城里的药店“怀济堂”、“怀仁堂”,杂货店“太顺堂”,堂号、招牌置于店的正堂或店檐下。 (三)是以姓氏作店铺或产品名称。如王麻子刀剪店、X记包子铺、X记镰刀、等。 文字招幌 标志招幌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商品象征性招幌。酒店门前悬挂酒壶;旅店门外挂灯。 (二)是行业象征性招幌。如弹棉的门前挂一圆圈,周围带着棉絮;剃头铺门前挂一张弓,弓弦上系三绺头发;走乡串户剃头的,剃头挑子一端挂一荡匹。 (三)是副产品作招幌。如酿醋的门前撒醋麸子,磨香油的门前晒麻糁等。 标志招幌 标志招幌 楹联广告 楹联又称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故以“对联”称之。许多商家看出了楹联的可用之处,于是用楹联来作为一种广告吸引人们眼球。 名人对联 名人凭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可以对商品或商家起到巨大的宣传作用。据传,有一年乾隆在京城的一个偏僻小巷里看到一家“天然居”的饭馆,诗兴大发,提笔在店牌上写下了“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一副回文对联的上联,纪晓岚随即对出下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在京师传为佳话,人们纷纷前来观看对联并在餐馆就食,以成为“天上客”,使这家饭店主人财源广进。 楹联广告 印刷广告: 清代的印刷广告纸张印刷出具有传播有关信息的广告形式。如同今天的报纸,传单,但是由于技术问题,那时的印刷广告很简单,主要由文字和图形两大部分构成。文字包括标题、正文、标语、附文等构成要素;图形包括绘画、照片、图案、商标、图样等构成要素。如“仿单”广告 印刷广告纸 陈列广告 商家将货物陈列展示出来,任人径入市肆光览选购的方式,这种方法就是今天超市的雏形。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