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典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化典籍

第二讲 古代文化典籍 四部:经、史、子、集。 类书,丛书。 一、 经书:指的是儒家经典及其注疏。 1 “十三经” “六经”——孔子教学:诗,书,礼,乐,易,春秋; “五经”——汉武帝尊儒:《乐》不存; “七经”——东汉以孝治天下,增加《孝经》、《论语》; “九经”——唐代将“七经”中的《礼经》(原指《仪礼》)扩为“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十二经”——唐代又将《春秋》的三种叙事或解说本即“三传”:《左氏春秋传》,《公羊传》,《谷梁传》升格为经书,取代了《春秋》,一併收入为经;再加上《尔雅》而成“十二经”。 “十三经”——宋代再增加《孟子》,形成“十三经”。 《诗经》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西周初(距今3000多年)——春秋中叶(距今约2500年)五百年间的诗歌作品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书经》(《尚书》)可信的28篇,记载舜、夏、商、周四代统治者的文诰命令(左史记言)。 《礼经》(《仪礼》),规定各种礼仪行为和仪式。 “三礼”中其他两种著作,汉代只是《仪礼》的从属性资料,到唐代上升为经书。 《周礼》讲的是国家政治制度,主要是职官职务; 《礼记》解释礼仪规定的内容,主要是礼的作用和意义。 《易经》(《周易》),周人占卜所记,解释或预测吉凶。 《春秋》简要记载鲁国240年(-722——-481)的历史事件(右史记事)。 “三传”中《左传》从史料上详细补充具体内容; 《公羊传》、《谷梁传》从义理上阐发解释经文。 《论语》是孔门弟子追记孔子与其得意门生的言行。 《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记录的孟子言行。 《孝经》是战国中后期由孔门后学论述宗法观念中的孝道内容。 《尔雅》是战国时期初成的释义字典。汉武帝时设《尔雅》博士,唐代附庸为经书。 2 “四书五经” 南宋朱熹以后确定的儒家代表作。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以及《礼记》四十九篇中的《大学》、《中庸》两篇。 二 、史书 从体裁上分,有编年体、纪传体、制度体、本末体。 1 编年体 自春秋至明朝灭亡近2400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 《春秋》:春秋时鲁国的编年史。 《汉纪》:西汉一朝的编年史。作者为东汉荀悦。 《资治通鉴》:三家分晋至五代之末(-403——959)共计1362年编年史。作者是北宋司马光等。 《续资治通鉴》:北宋建立至元朝灭亡(960——1370)共计441年编年史。作者是清人毕沅。 《明纪》:明王朝一代的编年史(1368——1661)共计296年编年史。作者是清末陈鹤。 2 纪传体 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清末4500多年的历史。其中正史有:“前四史”,“十七史”,“廿一史”,“廿二史”,“廿四史”。另外,还有“廿五史”“廿六史”的称名。 “前四史”是后世史学家心目中的样板和典范之作: (1)《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它是正史中惟一一部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止当朝汉武帝太初年间(-103年前后),凡3000年的史实。内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2)《汉书》,东汉班固 著。西汉一代的断代史。 (3)《三国志》,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反映东汉末年至西晋灭吴之前的历史。 (4)《后汉书》,南朝.宋 范晔著。东汉一代的历史。 “十七史”是宋代人确定的正史数: (5)《晋书》,唐代房玄 龄等编撰。西晋、东晋的历史。 (6)《宋书》,南朝齐沈 约著。南朝刘宋王朝的历史。 (7)《南齐书》,南朝梁 萧子显著。 (8)《梁书》,唐代姚思 廉著。 (9)《陈书》,唐代姚思 廉著。 (10)《魏书》,北齐魏 收著。北朝北魏王朝的历史。 (11)《北齐书》,唐代 李百药著。 (12)《周书》,唐代令 狐德芬等编撰。 (13)《隋书》,唐代魏 徵等编撰。 (14)《南史》,唐代李 延寿著。南朝四个政权(宋、齐、梁、陈)的历史。 (15)《北史》,唐代李 延寿著。北朝五个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历史。 (16)《新唐书》,北宋 欧阳修著。 (17)《新五代史》,北 宋欧阳修著。 “廿一史”是明代人确定的正史数: (18)《宋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19)《辽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20)《金史》,元代脱 脱等编撰。 (21)《元史》,明代宋 濂等编撰。 “廿二史”是清代乾隆时的称谓: (22)《明史》,清代张 廷玉等编撰。 “廿四史”是清代乾隆年间追加而成的正史数: (23)《旧唐书》,五代 时刘昫等编撰。 (24)《旧五代史》,北 宋薛居正等编撰。 “廿五史”是再加《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编撰); “廿六史”又添《新元史》(民国柯劭忞)。 3 制度体 历代典章 制度的沿革变化。有“三通”、“续三通”、“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