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doc
水文地质勘察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摘要:地下水循环式热泵系统,这种系统由抽水井将地下水抽出,通过板式换热器或直接将水送到热泵机组,经提取热量或释放热量后,由回灌井回灌入地下,由于地下水的温度相对稳定,且相比地表水,不易受污染,因此,地下水作冷热源的热泵系统性能较为优良。本文结合某工程实例探讨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在开发地源热泵中作用。
关键词: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地源热泵
Abstract: circulating groundwater heat pump system, this system is composed, extract of groundwater pumping well, through the plate heat exchanger, or directly to the water to the heat pump units, after extracting heat or heat release, the recharge well back into the ground, because the underground water temperatu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mpared with the surface water, susceptible to pollution, therefore, groundwater as cold and heat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performance is relatively good. This paper, based on hydro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some engineering example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Key words: hydrology; Engineering survey;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地源热泵水文地质勘察应解决的问题
查明场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岩性、分布、埋深及厚度、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地下水径流方向、速度和水力坡度,地下水的水温、水质、含砂量、动态变化;分析评价场地采用地下水换热系统的可行性及地下水换热系统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取得热源井的出水量、回灌量,评估地下水可开采量,为地下水换热系统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下面结合工程实例阐述开发地源热泵水文地质工程勘察具体作法及应解决的问题。
二、地源热泵水文地质工程勘察
分析了场地地层特点,归纳为二个含水层,第一含水层由(1)填中砂、(4)细中砂构成的潜水含水层,层厚平均13.82m;第二含水层由(6)细中砂、(10)中细砂、(11)卵石构成的承压含水层,层厚约25m,两个含水层中间夹有相对隔水层(5)淤泥质土夹细中砂。
针对上述含水层特点,每个含水层布置并完成2个抽水试验孔(兼作为回灌试验使用),3个水位观测孔,完成抽水试验、回灌试验、量测水位水温及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
2.1成井工艺及抽水试验
成井工艺是确保抽水试验成功的前提,抽水试验用以查清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确定渗透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
场地第一含水层布置两个抽水试验井,井深21m,进入第(5)层淤泥质土夹细砂,成井口径φ400mm,下口径219mm钢管,钢管在含水层段加工成过滤器,并包上滤网,成井后,安装井管,填砾,采用机械洗井,充分洗井后进行抽水试验;两个抽水试验孔各带一个水位观测井进行试验,水位观测井井管采用φ165钢管,其它工艺同抽水试验井。潜水完整井抽水试验,计算公式如下:
第二含水层抽水试验难点在于要将第一含水层地下水隔住,具体作法:成井口径Φ500mm,钻至井深约21m处,进入第(5)层淤泥质土夹细砂相对隔水层,下口径273mm的钢管,进行隔水,在口径273mm管井内再变径为219mm口径,一直钻探至中风化岩层面,两口抽水试验主井孔深分别为59.90m及62.00m,最终井径为165mm。水位观测井隔水方法同抽水井,最终井径为140mm,其它工艺同抽水试验井。承压完整井抽水试验,计算公式如下:
高2.33~2.65m之间,其渗透系数平均28.75m/d,说明该含水层渗透系数大,属强透水性含水层,由于含水层厚度大,受大气降水及闽江水的侧向补给,该层富水性好,水量充足。
第二含水层抽水井稳定水位在罗零标高3.06~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