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诗的前两句写隐者远离城市,不愿经过城市,所以认识他的人很少,但这并不能改变隐者的志趣。他的平生志向就是过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最后两句的主人公既可以理解为诗人,也可以理解为想象中的隐者,其中“沧江白石樵渔路”写的是诗人(隐者)渐次走过的路,他行于沧江之上,走过白石之地,踏过樵夫的路,穿过渔夫的径,就这么一路洒脱地走来,从清晨走到日暮,然而傍晚时分,忽然下起了一阵秋雨,以致“归来雨满衣”。 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 解析 韦诗的最后一句“门对寒流雪满山”是对友人王侍御所居环境的描写,诗人寓情于景,正是这样的环境才造就了友人的诗风,这里包含诗人对友人品格的钦慕。李诗结句有两种理解,可以理解为想象诗人日暮归来,也可以理解为想象隐者日暮归来,根据理解方向确定其中包含的情感。 答案 第一首诗的结句,友人的家门前寒风阵阵,正对家门的山覆满白雪,从触觉、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友人住处清冷的环境,一是揭示前句友人诗风的成因,二是象征友人清廉高洁的品性。(三是暗含对友人的欣赏叹慕之情,编者加。) 第二首诗的结句,(从作者角度)通过描写诗人不遇隐者、日暮归来而雨湿衣衫的情景,突出诗人的执着和情怀的深挚。[(从隐者角度)傍晚回来,山雨打湿了所有的衣衫,想象友人整天与山为伍,与自然相融的隐逸情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精要点拨】 对这种题型,一要注意赏析角度: 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 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 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有的句子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 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不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要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二要注意答题步骤: 1.解释该句的含意,写出表达的情感。 2.指出它在炼字、词法、句法、章法,尤其是表达技巧方面的特点。 3.根据该句在全诗中的位置,分析其对全诗所起的结构作用。 4.点出其对表达主旨和情感所起的作用。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领字 【提问方式】 解答分析:古诗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统领全诗的主旨,分析关键词必须围绕全诗进行赏析。 夜 归 (宋·周密) 夜深归客倚筇(qiónɡ)行, 冷燐依萤聚土塍(chénɡ)。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①倚筇:扶杖。②燐:燐火,俗称鬼火。 ③萤:萤火。④土塍:田埂。 【提问】 “夜归”是本诗的关键,它是怎样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赏析诗眼 【诗眼】指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 内涵的字或词。 【提问方式】 A、本首诗歌的诗眼是某一字,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B、你认为这首诗某一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 诗眼是什么 “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一首诗内容的凝聚点,表现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而且这样的词句,要在诗词的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的作用。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品评词语, 巧抓 “诗眼” 。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 诗眼是什么 二是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研究院LNG冷能利用.ppt VIP
- [中央]2024年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招聘 笔试上岸试题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详解.docx
- (陶矜老师课件)股权设计与合伙人激励.pdf VIP
- if与unless专项练习.doc VIP
- 2023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解析版).pdf VIP
-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监理实施细则(新).pdf VIP
- 直播电商与案例分析第10章 农产品直播解析.ppt VIP
- 2023款 R18 B 宝马摩托车 中文 用户保养手册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安专业科目》题(网友回忆版).docx VIP
- USCAR38 超声波焊接技术标准和要求(中文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