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分析erp与iso9000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ERP与ISO9000的区别与联系
现代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的管理方式已无法对企业的资金资源、人力资源、客户资源、时间资源、信息资源、制造资源等进行合理规划、协调和集成的情况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满足企业对各类资源的高效管理要求的一种优化管理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应运而生,并日益得到国内外企业的广泛认同,与此同时,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取得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QMS)认证作为迈向国际化的重要战略。目前,市场上一些主流的ERP产品除包括生产计划与控制、采购、库存、财务、设备及人力资源等功能模块之外,也包含了质量管理模块。但在质量管理功能的实现上,大多数ERP系统中只是实现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及出厂产品的检验信息的管理,没有系统地结合QMS标准的要求,特别是2000版ISO9000标准所强调的过程方法等理念,没有体现对各个相关过程的质量信息反馈机制,系统中也不能实现对QMS支持活动的管理,QMS的运行和改进仍在沿用传统的人工方法,无法对复杂的质量管理问题做出快速反应。
那么,究竟如何实现ERP与ISO9000的有效集成和应用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呢,本文在此对两者的管理理念,内容和方法以及集成应用要点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一、ERP与ISO9000的区别与联系
1.ERP与ISO9000的异同
ERP与ISO9000,从形式上看有以下共同点:首先,适用对象都是“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包括企业),其次,它们都不是一个买来即用的商品,只是一个框架,需要结合组织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体系(或系统)加以实施,正如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函数还需设定其变量和参数的值一样。最后是各自的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改进。
从内容上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便于比较,将本文所指的ERP定义为广义的ERP,即包括了产品设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功能模块,ISO9000标准笼统指ISO9001和ISO9004。
(1)两者的区别。ERP与ISO9000在管理内容上的区别可以通过表的比较得出。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两者的联系
①管理思想的一致性。ISO9000以是世界范围内成功企业普遍遵循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为基础,所包含的管理理念比ERP更为具体和明确。在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中,以顾客为中心、有效和高效地满足顾客的要求,同时与相关方(供应链)共享收益的管理思想,与ERP中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模块所体现的管理思想完全相同。此外,ISO9000的“过程方法”所采用的PDCA循环管理机制与ERP体现的事先计划、事中控制的思想是一致的,贯穿着对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设备、工具、人力资源、管理职责、财务资源、信息沟通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活动;ISO9000体现的“管理的系统方法”与ERP对资源整合的理念也有着相似的内涵。
②管理内容的重叠和对应关系。从ISO9004所包含的内容来看,由于其远远超出了ISO9001的范围,包括了质量成本的控制、信息管理以及强调总体业绩的改善,其实质不仅仅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企业的质量及其资源的管理体系标准,从这一点上来说,与ERP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叠的。
;;
具体来说,ISO9004中“与顾客有关的过程”和“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和监视”条款强调确定并实施顾客需求方面的数据收集方法和对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测量和监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评审,将顾客要求转化为组织自身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在这一点上与ERP中的客户关系管理及客户同步资源计划理念所实现的功能是一致的。此外,在人力资源管理、财务资源管理、过程质量控制、数据分析等方面二者都有许多结合点。
二、ERP与ISO9000集成应用的关注点
1.ERP与ISO9000,孰先孰后
作为一个企业若想以最小的资源和代价兼容这个体系(或系统),究竟应该在什么样的次序上、什么阶段中实施哪一个体系(或系统)或开展哪些活动呢?
就国内的现状来看,通过ISO9000认证的企业远远多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因此,在先上ISO9000之后再上ERP项目的情况居多。这种情况的优点是:有实施ISO9000的基础,企业对八项质量管理原则,过程方法,PDCA循环等管理观念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体会,也形成了对各项业务流程的有效控制机制,这正为实施EPR提供了思想意识基础和约束控制手段。这种情况的具体做法是;在实施EPR的前期借助ISO9000QM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知传链电子书
- 短信系统的安全机制-[共28页]-457-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电话系统的安全机制-[共34页]-423-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文件加密-[共46页]-377-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应用安全策略-[共32页]-345-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编写安全的应用程序-[共50页]-295-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DEX文件详解-[共25页]-270-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Dalvik VM的运作流程-[共26页]-244-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Android虚拟机基础-[共39页]-205-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Binder通信安全机制(下)-[共32页]-173-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 Binder通信安全机制(上)-[共41页]-132-Android系统安全和反编译实战-人民邮电出版社-杨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