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讲述

北方民族大学 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有机化学》课程 实验指导书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北方民族大学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 编著 李力 校审 王凯 北方民族大学教务处 二〇一〇年六月 前言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如何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掌握有机化学实验技术知识,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是关键。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多次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最后汇编成指导书。 本书内容包括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操作方法、简单分析方法、常见的合成技术以及天然物提取方法等。实验内容从基本操作训练开始,由易到难,先训练学生能够根据步骤完成实验,再使其进一步完成多步实验,最后让他们能够根据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每个合成实验都体现了合成、分离提纯、产物分析的过程,符合实际生产过程。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规合成方法、合成步骤及合成思路,并初步具有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参与编写和实验工作的有王凯老师,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化工学院副院长朱桂花教授的支持和帮助,在此向他们致以衷心感谢! 限于编者的学识水平及时间有限,书中纰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目录 第一部份 绪论 5 1.1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5 1.2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5 1.3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11 第二部份 基本实验指导 12 实验 一 常压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12 实验 二 正丁醚的制备及物性参数的测定 14 实验 三 苯甲酸的合成 16 实验 四 红外光谱法测定苯甲酸的结构 17 实验 五 天然色素的提取及薄层色谱分析 19 实验 六 乳酸正丁酯的催化合成 22 实验 七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24 实验 八 无溶剂反应:羟醛缩合反应 27 实验 九 乙醇的生物合成及彩色固体酒精的制备 29 实验 十 由鸡蛋壳制备有机酸钙 31 第一部份 绪论 1.1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为了保证有机化学实验课正常、有效、安全地进行,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学生必须遵守下列规则认真预习 在进入有机实验室之前,必须认真阅读本章内容,了解进入实验室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有关规定。每次做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教材,复习有机化学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弄清原理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的关键和注意事项。 2、注意安全 实验室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的场所,必须严肃、认真。了解实验室水、电、气总开关的地方,了解消防器材(消火栓、灭火器等)、紧急急救箱装置的摆放位置和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安全通道。禁止在实验室内吃食品、喝水、咀嚼口香糖等。在实验内不允许嬉闹、高声喧华,也不允许带耳机边听边做实验。任何有关实验安全问题,皆可询问指导老师。出现意外情况,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即时处理。 3、规范操作 实验时要听从老师指导,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改动,若因客观条件不同需要改动,须事先取得指导教师同意。及时、如实地在专用记录本或记录纸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做出科学的解释。 4、保持实验室整洁 实验室的废弃物要按指导教师要求放在指定的废物收集器内。实验完毕要将实验仪器清洗干净,关好水电、气开关和做好清洁卫生。实验结束后,由指导老师签字,方可离开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知识 1、实验者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前,应首先熟悉仪器设备和各项急救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实验楼的楼梯和出口,实验室内的电气总开关、灭火器具和急救药品在什么地方,以便一旦发生事故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大多数化学药品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原则上应防止任何化学药品以任何方式进入人体。必须注意,有许多化学药品的毒性,是在相隔很长时间以后才会显示出来的;不要将使用小量、常用化学药品的经验,任意移用于大量化学药品的情况;更不应将常温、常压下试验的经验,在进行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的试验时套用;当进行有危险性或在严酷条件下的反应时,应使用防护装置,戴防护面罩和眼镜。 3、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事务管理局(OSHA)颁布了有致癌变性能的化学物质[见Chemistry and Engineering News,p.20,July 31,(1978)]。因此实验时应尽量少与这些物质接触,实在需要使用时应带好防护手套,并尽可能在通风橱中操作。这些物质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苯、四氯化碳、氯仿等常见溶剂,所以实验时通常用甲苯代替苯,用二氯甲烷代替四氯化碳和氯仿。 4、许多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有爆炸组分

文档评论(0)

ab1234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