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咳嗽的中医治疗谈咳嗽的中医治疗
浅谈咳嗽的中医治疗
姓名: 杜含光 学号2009Z07001
定义: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或脏腑功能失调,内伤及肺,肺气不清,失于宣肃所成。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若咳与嗽分别言之,则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痰声多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素问·咳论》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脏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导致咳嗽的发生。
病因病机: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河间六书·咳嗽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可分为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咳嗽的分类,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等五脏咳,以及胃咳、胆咳等六腑咳。并描述了各种咳嗽的证候特征, 隋代《诸病源候论·咳嗽论》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支咳、胆咳、厥阴咳等。明代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至此,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完善,切合临床实用。
外感咳嗽是感受外邪如受凉或受热所致,多见于感冒之后引起的咳嗽,占整个咳嗽发病病人的60%-70%。外感咳嗽又根据辨证可以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以及风燥咳嗽等,其症状各不相同。
内伤咳嗽则是指有各种基础疾病的病人出现咳嗽症状。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最容易引起咳嗽,如咽喉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心血管疾病,如心衰也可引起咳嗽;还有消化系统的疾病也可以引起咳嗽,如胃食道反流、慢性胃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等。因此,咳嗽的病因复杂,不能单单视为呼吸道疾病的问题,一些其他系统的疾病也可引起咳嗽。
一.举常见的几种外感六淫之咳:
1风咳
“风咳”古代早有记载,早在《礼记》中就有“季夏行春令?国多风咳”的记载;《诸病源候论》论述了十种,“风咳”列于首位。
风咳据有风证特点的咳嗽,以咳嗽为主,干咳无痰或少痰,可突然发作,多为阵发性,咽痒咽干,油烟、灰尘、冷空气、讲话等容易诱发,有时表现为难以抑制的刺激性咳嗽,白天或夜间咳嗽,前半夜咳嗽厉害,鼻塞,清涕,脉浮
2寒咳
寒咳,这里指外寒,即由外界寒邪侵袭而发生的咳嗽。
寒咳的主要特点是:干咳咽痒,或有少量白色泡沫痰,晨起或遇冷风时咳嗽加剧频作,后半夜咳嗽加剧,病初之一二天.可伴鼻塞流清涕,恶寒重发热轻,亦可见咽喉充血,脉紧。
3暑咳
暑咳,是指感受暑邪所致的咳嗽。因触冒暑湿,或热甚于中,或气虚身弱,偶感时行,内外相挟,蒸酿胸胃之间,上熏于肺所致。
暑咳的特点:暑月发病,症见身热,头晕而痛,咳逆无疲或少疲,胸肋闷痛.心烦口褥,舌苔薄黄,脉数或播滑而数,两寸有力。
署咳一说首见于雷少逸时病论),雷氏指出“暑咳之为病,独在暑月也。良由暑热下遁,先伤乎上,无五脏之法,惟肺最高;为诸脏之华盖,暑热袭之,肺经先病,固无论矣。且暑中有火,肺体属盒,火未有不克金者也。其脉播精而散,两寸有力而强,咳逆乏疲,即有也少。或身热口渴,或胸闽肋痛,此皆暑热之肺之脉证也.宜用清宣金脏法如精石,甘草治之。
《时病论》 ——清宣金脏汤
?清宣金脏热灼肺,咳逆胸闷身热微。?蔸铃蒌壳陈桑叶,牛蒡杷杏桔川贝。『药物』?牛蒡子、川贝母、马蔸铃、杏仁、陈皮、蒌壳、桔梗、桑叶、炙枇杷叶。
主治热灼肺金,咳逆胸闷,身体发热。脉两寸弦滑。
病例
叶某某,女,45岁。1995年10月4日初诊。患者咳嗽2周,干咳少痰,咯痰不爽,身热,咽干口燥,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时值秋令,证属燥热伤肺,治拟“清宣金脏法”,方药拟 桑叶9g.蜜枇叶9g,苦杏仁5g,全瓜萎20g,川贝9g,牛蒡子 ,马兜铃9g,桔梗6g,北沙参1g,麦冬24g,肥知母15,日1剂,水煎服,4剂后咳嗽明显减轻,痰少,仍有鼻咽作痒,大便干,继进上方加火麻仁1 5g,再服4剂后诸恙悉除。
方中蒡、贝、蔸铃,清其肺热;《纲目》:马兜铃,寒能清肺热,苦辛能降肺气。钱乙补肺阿胶散用之,非取其补肺,乃取其清热降气也,邪去则肺安矣,其中所用阿胶、糯米,则正补肺之药也。汤剂中用多,亦作吐,其不能补肺,又可推矣。【性味与归经】苦,微寒。归肺、大肠经。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种子毒性较大。《唐本草》记载:“其根不可多服,吐痢不止”。中毒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尿血及蛋白尿、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等。水煎果实30g,服后10分钟左右出现恶心、头晕、气短,继则呕吐逐渐加重,甚者吐血,并有脱水、酸中毒[6,A-12,17]。家畜中毒引起消化器官及肾脏炎症,多尿、血尿、下痢、食欲及反刍消失、知觉钝麻、嗜睡、瞳孔散大、后躯麻痹、呼吸困难。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标阀门型号编制方法JBT308-2004.PDF
- 2024年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春季校园招聘45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76G-3预应力长向圆孔板.pdf
- 数字媒体艺术_梦境主题“梦幻之旅”插画绘本设计.docx VIP
- 演示文稿国际结算的几种方式.ppt VIP
- C被遗弃的少女 das verlassene magdlein声乐正谱五线谱钢琴伴奏.pdf
- 七年级下数学数形结合附答案解析.pdf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5 岩石、沙和黏土.ppt VIP
- 软件系统试运行报告.doc VIP
- DLT 284_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