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二现代阅读+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文阅读二现代阅读二

现代文阅读 二 (一)苏州园林 ①进了苏州园林,如同进入一首古诗的解释中。苏州园林是人间最大的一个比喻,是典型的以小见大、以虚写实的放大,既是文学、艺术比喻,又是建筑、社会学的比喻,更是人间风花雪月的济济之处。 ②古代的文人名士为其注入精髓,如拙政园本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后来成为明代监察御史王献臣的归隐之居。这些古代的造园者们,皆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他们在尘世暂缓实现的梦想。园中的各种碑、牌、匾、额,眼光是绝对不可以轻易略过的,若说园是眼,它们便是眼中之瞳,烁烁闪耀的,是这些造园者或遗憾或欣慰或寂灭的心境之光。 ③苏州园林,可谓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它适合有盼望的人,它的有限后安排着无限的无限,任你的想像力肆意飞扬。 ④我国的古代园林,向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之分,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风格、布局方面明显不同: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富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其实发展到晚期时,皇家园林在创作思想、建筑技巧和人文内容上,也大量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它因为占地面积小,变化无穷、不拘一格的艺术手法,便在其中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扬和实践。它常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假山、树木,安排亭台楼阁、池塘小桥,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 ⑤然而它又并非“空”,在空中又寓有“实”。 ⑥苏州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是适应苏州这种人口密集、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而形成的。如拙政园、留园(见简介)、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以及沧浪亭、狮子林等园林,建筑类型非常齐全,若顺着看下来,你便会看到作为宅第园林代表白勺苏州园林,在建筑的布局、结构、色彩以及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它们作为明清时期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切实反映了这一时期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并且在以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了民间建筑的发展。 ⑦游人常常是忘却这些的,他们只觉得是在园林中行走,如走在古代的士人生活中,左手为水,水中有月,山间又有水;山、水、风、月之间,是古人杳然已逝的身影,是今人的各种怀抱和情思。 【简介】 留园:以建筑结构精巧而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独树一帜。整个留园采用明暗、虚实、疏密。开合、宽窄的对比手法,使空间变化有序,又辅以成排漏窗,使山姿水态隐约可见。其中五峰仙馆,鸳鸯厅的建筑,在苏州园林中最为富丽、宏伟,被称为“中国南方园林代表作”。 1.我国四大名亭是沧浪亭、陶然亭、爱晚亭及与“山水之乐”典出同文的 亭。 2.上文第②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 3.上文第④段通过对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比较,意在说明 4.上文第⑤段中的“空”是指 ,“实”是指 。 5.请为全文设计一个副标题: 。 6.仿照“留园”的写作形式,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点,予以简介。 (二)宣德青花瓷 ①明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宣德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明代与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烧制技术达到了最高峰,成为我国瓷器名品之一,被称为中国青花瓷器的典范。《景德镇陶录》评价宣德瓷器:“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②宣德青花烧造数量上也是空前的,据《大明会典》记载,宣德八年(1433),朝廷一次就下达了要景德镇烧造龙凤瓷器四十四万三千五百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