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生心理学复习题
生理心理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神经细胞:是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突触:神经系统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这些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仅相互接触,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
3.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4.动作电位:神经细胞兴奋时产生去极化,细胞兴奋产生的电位变化成为动作电位。
5.运动单位:α运动神经元与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
6.运动神经元池:支配一块肌肉的所有α运动神经元。
7. 陈述性记忆:是显晰性的,是有关自传性的或与个人有联系的事件的记忆,依赖于评价、比较和推理等认知过程。它不需重复测试,往往只经过一个测试或一次经验即能建立,并且能够用语言简明的表达出来。某些陈述性记忆也可以经过不断的重复测试转变为程序性记忆。陈述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海马区。
8. 程序性记忆:又称反射性记忆,它是隐性的,是对感知觉和运动技巧等的记忆,比如学习走路、游泳、骑车等。这种记忆需要经过多次重复测试才能逐步形成,它的形成和读出不依赖于意识或认知的过程,而一旦形成,即使常年不练习也不会被遗忘。程序性知识学习和记忆的位置是杏仁核。
9. 逆行性遗忘:记忆再现,对损伤以前发生的事情的记忆丧失。
10.顺行性遗忘:记忆巩固,在脑损伤之后不能形成新的记忆。
11. 细胞集合:脑内反映某外界客观物体的,是由被该外界刺激激活的所有皮层细胞组成的。Hebb把这群同时激活的神经元称为一个细胞集合。
12. 非联合型学习:指对单一刺激做出的行为反应的改变,分为两种:习惯化和敏感化。
13.联合性学习: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两种不同类型的刺激按照正确的顺序成对出现,使前一种刺激成为预示后一种刺激即将发生的信号。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式条件反射属于这种类型。
14. 习惯化:指当一个不产生伤害性效应的刺激重复出现时,对该刺激的反射性行为反应逐渐减弱的过程。
15. 敏感化:指一个弱的伤害性刺激可以引起弱的反应,但在强的痛刺激之后,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增强。
16. 缩鳃反射:如果将水流喷射到海兔的虹管的肉质区域,它们的虹管和鳃会收缩,称为缩鳃反射。
17.情绪: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二、知识点
动作电位:
去极化:静息电位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超射值:膜内电位由零到反极化顶点的数值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静息电位增大的过程
大脑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额叶是位于中央沟前的脑区,其功能是计划与策略
顶叶位于中央沟后,整合各种体感刺激
颞叶位于大脑底部向前,额叶和顶叶的腹侧,主要负责处理听觉信息
枕叶位于大脑皮层最后,是顶叶和颞叶的尾端,主要是视觉信息。
视网膜的显微解剖
视锥细胞:日间视觉,600万个,提供色调信息。
视杆细胞:夜间视觉,1.2亿个,提供黑白信息。
双极细胞:整合感受器的冲动,传至节细胞。
节细胞:形成视神经,传至中枢。
水平细胞与无长突细胞:整合信息。
视杆中的光传导
①有光条件下
光刺激视色素;视色素激活G蛋白;G蛋白激活效应器酶;酶改变第二信使的浓度;Na离子膜通道关闭。
②无光条件下
膜内有种物质控制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内流,去极化。
视杆细胞 → 有光 → 抑制 → 超极化
→ 无光 → 兴奋 → 去极化
双极细胞
①分类
on细胞:给光细胞 → 中心 → 去极化 刺激
周围 → 超极化 抑制
off细胞:避光细胞 → 中心 → 超极化
周围 → 去极化
on/off细胞:过渡阶段
②双极细胞的感受野(二者作用相反)
感受野中心(感受器)
感受野周边(水平感受器)
外侧膝状体核(LGN)
1,2层 大细胞层(运动)
有6个细胞层 3,4,5,6层 小细胞层(颜色,形状,细节)
细胞层下的白色部分:颗粒细胞
节细胞
M型节细胞:检测S的移动 (数量较少) →→→ 1,2层 大细胞层(运动)
P型节细胞:检测S的形状与细节 →→→ 3,4,5,6层 小细胞层(颜色,形状,细节)
非M非P细胞:负责颜色的加工 →→→ 颗粒细胞(颜色)
视锥细胞包括三种:蓝视锥:420nm;绿视锥:530nm; 红视锥:560nm
LGN细胞的感受野
LGN感受野与节细胞基本相同;
LGN大细胞对波长不敏感;
LGN小细胞有中心-周边感受野。
声音的自然属性:频率、振幅、波长
声音的心理属性:音调、音色、响度
听觉系统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外耳:耳廓,外耳道。集音的作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