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理生理学复习资料
病理生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第二章 疾病概论
1.疾病:是对应于健康的一种异常生命状态,在疾病与健康之间还存在着一种亚健康状态。
2.健康: 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而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3.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病因:是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赋予疾病特征或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条件: 是指能促进或减缓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诱因: 有些疾病发生明显的诱因,即能加强病因的作用而促进疾 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4.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 ①自主呼吸停止
②不可逆性深度昏迷
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
④脑电波消失
⑤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 细胞外液中,阳离子主要是是Na+.阴离子主要是Cl-
2. 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渗透压90%—95%来源于单价离子Na+,Cl-和HCO3-,
3. 机体排除水分的途径有4个,即经消化道(粪),皮肤(显性汗和非显性汗蒸发),肺(呼吸蒸发),肾(尿)。每天由皮肤蒸发的水约500ml,通过呼吸蒸发的水分约350ml。由尿排出的水分约为1000~1500ml,每天排出35g固体溶质的最低尿量为500ml,再加上非显性汗和呼吸蒸发以及粪便排水量,则每天最低排出水量为1500ml。
4. 血清Na+浓度的正常范围是135-145mmol/L,成人每天饮食摄入钠约100-200mmol.(=2g).
5. 低渗性脱水特点是失Na+多于失水,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也可称为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6.肾外丢失:经消化道失液:丧失大量消化液而只补充水分,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7.对机体的影响
细胞外液减少,易发生休克
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
有明显的失水体征
导致Na+含量减少
8. 高渗性脱水的特点失水多余失钠,血清Na+浓度150mmol/L,血浆的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又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高渗性脱水对机体的影响
①口渴
②细胞外液含量减少
③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
④血液浓缩:一般在液体丢失达体重4%时,即可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
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9. 水中毒:患者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之为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10.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称为水肿。
11. .水肿的发病机制:(简答)
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淋巴回流受阻
体内外液体交换平衡失调——钠、水潴留: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12. 水肿液的性状:水肿液含血浆的全部晶体成分,根据蛋白含量的不同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注意漏出液和渗出液的区别)
漏出液的特点水肿液的比重低于1.015;蛋白质的含量低于25g/L,细胞数少于500/100ml.
渗出液的特点水肿液的比重低于1.018;蛋白质的含量低于30~50g/L.
13. .显性水肿: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指按压时可能有凹陷
隐性水肿:实际上,全身性水肿患者在出现凹陷之前已有组织液的增多,并可达原体重的10%,称为隐性水肿
14. 全身性水肿的分布特点:(P25)
① 重力效应
② 组织结构特点
③ 局部血液动力学因素参与水肿的形成,
15. 钾丢失过多是低钾血症最常见的原因,经肾失钾,是最常见的原因
16. .细胞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