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箭教子13-2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折箭教子13-22

折箭教子 《魏书·列传第八十九·吐谷浑传》(北齐·魏收撰写) 阿豺(?~424年),即慕容阿豺,又称沙洲刺史。为4-6世纪建立之吐谷浑王国统治者之一,他为武王树洛干弟弟,承袭武王担任国王,在位时间为418年~424年。 阿豺有子二十人。阿豺谓曰:“汝等各奉吾一只箭,折之地下。”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汝取一只箭折之。”慕利延折之。又曰:“汝取十九只箭折之。”延不能折。阿豺曰:“汝曹知否?单者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言终而死。 阿豺又对他的二十个儿子说:“你们每人拿一支箭来,叠放在地下。”隔了一会儿,箭拿来了,阿豺对他同母异父的弟弟慕利延说:“慕利延,你拿一支箭把它折断。”慕利延不费吹灰之力就折断了。阿豺又说:“你再取十九支箭来把它们一起折断。”这次,慕利延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怎么也折不断。 (于是)阿豺意味深长地对儿子与弟弟们说:“你们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吗?单独一支箭非常容易折断,可一旦聚集成众就难以摧毁了。如果你们能同心协力,我们的江山就可以巩固强大了。”说完后便死了。 世无良猫 某恶鼠,破家求良猫。厌以腥膏,眠以毡罽。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嬉,鼠以故益暴。某怒,遂不复畜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乐钧《耳食录》) 翻译 有个人十分憎恨老鼠,倾尽所有的家财讨得一只好猫。用鱼肉喂养,用棉垫、毯子给猫睡。猫已经吃得饱饱的并且过得安安稳稳,大都不捕鼠了,甚至与老鼠一块嬉戏,老鼠因此更加凶暴。这人十分生气,把猫赶走后,于是再也不在家里养猫了,认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好猫。 故事告诉我们:溺爱是不可取的,温室里是培养不出栋梁来的。环境过于安分,就会懒散,不思进取。主人公最后的结果全是他一手造成,他没有想过安逸会削弱猫的斗志,他是个只会说猫不好,却不会反思自己错在哪里的人。给人以深思启示。对人太过迁就会适得其反,对动物也是如此! 石学士 本文出自北宋惠洪编著《冷斋夜话》讲述擅长开玩笑北宋文学家大学士石曼卿出门的时候,驾车的人突然失控,把曼卿摔到了地上,而他还能从容地开玩笑的幽默逸事。 石曼卿隐于酒,谪仙之流也,善戏谑。尝出报慈寺,驭者失控,马惊,曼卿堕地。从者惊,扶掖据鞍,市人聚观,意其必大诟怒。曼卿徐着一鞭,谓驭者曰:“赖我石学士也,若瓦学士,顾不破碎乎?” 李勉埋金 天宝中(1),有书生旅次(2)宋州(3)。时李勉少年贫苦,与此书生同店。而不旬日,书生疾作(4),遂至不救,临绝(5)语(6)勉曰:“某(7)家住洪州,将于北都求官,于此得疾且(8)死,其命也。”因出囊(9)金百两遗(10)勉,曰:“某之仆使,无知有此,足下为我毕死事,余(11)金奉之。”勉许(12)为办事。及礼毕,置(13)金于墓中,而同葬焉。后数年,勉尉开封。书生兄弟赍(14)洪州牒来,而累(16)路寻生行止,至宋州,知李为主丧事,专诣(17)开封,诘(18)金之所。勉请假至墓所,出金付焉。 (选自《尚书谈录》)。 天宝(唐玄宗年号)年间,有一个书生游学停留在宋州。当时李勉年纪小又贫穷困苦,和这个书生同住在一家店里。没过多长时间,书生患了病,无法医治。书生临死对李勉说:“我家住在洪州,我将到北都(今太原)谋求官职,在这里得病将要死了,这是我的命啊。”并从口袋里把百两金子给李勉,说:“我的家丁仆人,没有知道这个的,你为我处理完后事,剩下的钱就送给你了。”李勉答应为他办理后事,等到葬礼结束后,(李勉)把剩下的金子放在坟墓里。几年以后,李勉担任了开封府尉。书生的兄弟带着洪州官府开的证明,寻找书生的行迹不停止。到了宋州,知道是李勉为书生办理了丧事,专门到开封去见他,寻问金子的下落。李勉请他们到了墓地,挖出金子交给了他。 这个故事与《季札挂剑》的故事很像 季札封于延陵,号延陵季子。他出使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很爱他的剑。季札已心许,准备回来时再送给他。等到回来时,徐君已死,季札就把剑挂在徐君墓上,表示不能因徐君已死而违背自己许剑的心愿。后以“挂剑”为怀念亡友或对亡友守信的典故。亦以讳称朋友逝世。 这两个故事都是古人守信用,重情义的表现。“信”意为诚实,讲信用,不虚伪。“信”既是儒家实现“仁”这个道德原则的重要条件之一,又是其道德修养的内容之一。孔子及其弟子提出出“信”,是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互守信用,借以调整统治阶级之间、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儒家把“信”作为立国、治国的根本。汉儒把“信”列入“五常”之中。 朱文公受骗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qióng],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bósū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朱熹患有脚病,曾经有个道士给他用针热敷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