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诺门罕战争—中国军事史专家宋宜昌先生访谈录
关于诺门罕战争 ——中国军事史专家宋宜昌先生访谈录
宋宜昌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史专家,著有《辉煌帝国的军事视角——解读富勒〈西洋世界军事史〉》,长篇科幻小说《V贬值》和长篇战史小说《北极光下的幽灵》、《燃烧的岛群》、《沙漠之狐隆美尔》以及军事科普读物《火与剑的海洋》、《大洋角逐》等。
问:诺门罕战争是怎样一场战争?
宋宜昌答(以下简称答):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当时日本关东军和伪满洲国军队,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军队,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左旗境内的诺门罕布尔德地区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拉哈河中下游两岸,爆发的一场激烈战争。 简言之,就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次日满对苏蒙的战争。
问:1939年正是日军主力大举进攻中国腹地,兵力捉襟见肘之时,为何又要分兵对苏蒙挑起这场战争?
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侵占了我国东北地区,同时扶植了伪满洲国皇帝溥仪,成立了所谓“满洲国”。日本军阀联合垄断资本企业,有步骤地掠夺我东北资源和能源,把东北变成入侵华北和中国的战争基地。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全面入侵中国。关东军除抽调部分兵力参加华北作战外,其主力未动。他们屯集储备了大量军事物资,准备实施“北进计划”,寻机向苏联开战。 日本军阀从心眼里看不起苏联红军。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沙皇陆军屡战屡败,海军全军覆没于对马海峡。在1919年至1921年的俄苏内战时期,日军一度占领了西伯利亚的部分领土。后来苏维埃政权稳固,日军才撤回。在1937年至1938年斯大林发动的“肃反”运动中 ,包括著名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在内的大批高级将领遭到清洗和处决,红军的指挥系统一度陷于瘫痪。关东军则趾高气扬,一心想找一个或者造一个“柳条湖”(即过去的柳条沟)事件,袭占苏联或蒙古领土,击溃苏蒙军队。其最低目标是占领伊尔库茨克以东的苏联远东领土。如果得手,则一直向西席卷,与希特勒的纳粹德军沿某条双方议定的界线分割苏联。
问:日本一弹丸小国,在侵略朝鲜和中国之际,还妄想与纳粹德国瓜分苏联,他们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胃口?
答:日军的作战指导方略,很像蟒蛇吞象的态势——一贯以小吃大。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日本屡屡以小吃大,多次得手。看看太平洋战争中日军铺的大摊子:与中国、英国、美国、荷兰,以及印尼、菲律宾、马来亚、新加坡、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同时开战,甚至派兵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登陆,其胃口之大,无论怎样想都不过分。
问:日本对苏作战是从诺门罕之役开始的吗?
答:不,日军发动诺门罕作战之前,是有序战或曰前哨作战的,这就是张鼓峰战斗。张鼓峰战斗也鲜为人知。大体上讲,日军第19师团(驻朝鲜)的两个步兵团,袭占了苏朝边境地区的张鼓峰和另外一个山头,遭苏联重兵重炮和航空兵反击,伤亡惨重,被迫停战。时间是1937年8月。 问:既然日军在张鼓峰试探战中碰壁,感受到了现代化合成作战的威力,为何仅时隔两年,在装备和训练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又在诺门罕挑起战火? 答:这是日军及其高级指挥机构的一贯作风。除开道义原则,日军高级指挥机构在战略战术上一贯冥顽僵化,迷信精神力量,为了“皇军”所谓的“荣誉”,不碰得头破血流、筋断骨折是不会回头的。
问:松本草平回忆录中有多少真实性和可读性?
答:作者是当时参加诺门罕战役的一名军医。作为一名非战斗人员,记述了一些他亲眼所见所闻的事情和场景。而在当时,日本青年普遍接受军国主义教育,分析、批判能力很有限。所以作者当时只看到苏军武器好、地形有利,日军高级军官指挥拙劣、参谋人员能力差等等,却对日本军国主义和侵略战争的整体反省和认知有所不够。考虑到作者在军队中的地位和战后日本的大环境,他能在垂暮之年勇敢地写出半个世纪前的亲身感受,写出个人对战争的忏悔,痛骂当时的指挥策划者,也就不能要求太高了。当然,由于作者身份的限制,原书对这场战争的全局性描述还远远不够。
问:前苏联关于哈拉哈河之战有何文献?
答:从中译本来讲,最具参考价值的就是三联书店1972年9月出版的朱可夫著的《回忆与思考》(上、下卷)。此书原为内部发行,改革开放后公开发行,洪科译。原书作者在文中多处引用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足见该书影响之大,而且有了日文版。 问:作为当时苏蒙军队的最高指挥官朱可夫元帅,他如何评价诺门罕战役? 答:苏联称之为哈拉哈河(旧译哈勒欣河)战役,从根本上讲,与日本人对该役的认识不同。 苏联军队也好、帝俄沙皇军队也好,都继承了当年战无不胜的蒙古骑兵大兵团机动作战传统,然后用坦克装甲车辆、飞机、火炮、后勤车队、重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使这一传统完成了现代化。这种机械化战法在开阔的平坦地形上有明显的优势。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白俄罗斯、东普鲁士诸战役就是证明。 日军基本是旧时代的旧战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