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穴方法.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取穴方法

取穴方法: 定位此穴时通常采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势,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眼球与下眼眶边缘之间。 主治疾病:  承泣穴的主治疾病为:近视、夜盲、眼颤动、眼睑痉挛、角膜炎、视神经萎缩、眼睛疲劳、迎风流泪、老花眼、白内障等常见的多种眼部疾病,当然需要采用其他相关穴道一同治疗才能取得显著效果。此穴是穴道疗法中治疗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补充内容:(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承泣穴 Chéng qì(ST1)  〖取穴方法〗 人体承泣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解剖〗 在眶下缘上方,眼轮匝肌中,深层眶内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动、静脉分支,眼动、静脉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经分支及动眼神经下支的肌支,面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 /bf/b5/yf10.html目赤肿痛,/bf/b4/yf51.html流泪,/bf/b8/yf40.html夜盲,眼睑(目闰)动,/bf/b4/yf42.html口眼歪斜。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太阳穴治目赫肿痛,配阳白穴治/bf/b4/yf42.html口眼歪斜。  〖刺灸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轻推眼球,紧靠眶缘缓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肿。  〖附注〗 足阳明经、阳跷、任脉交会穴。  承泣穴  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  〖别名〗 鼷穴,面髎穴,溪穴。  〖穴义〗 足阳明胃经的气血由本穴而出。  〖名解〗 (1)承泣。承,受也。泣,泪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由本穴而出。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即是多气态物,多血,血为受热后变为的红色液体,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热。胃经的体表经脉气血运行是由头走足,为下行,与其构成无端循环的胃经体内经脉部分,气血物质的运行则为散热上行。本穴物质即为胃经体内经脉气血上行所化,在体内经脉中,气血物质是以气的形式而上行,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脉后经气冷却液化为经水,经水位于胃经之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如泪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2)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沟通阳明胃经体内与体表经脉,气血物质内外相通。 (3)阳跷任脉足阳明之会。本穴物质由胃经体内经脉气血外出变化而来,胃经体内经脉气血出体表后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温热之气,气血物质的阴阳相济之性同于跷脉,故为跷脉足阳明之会。此外,本穴的地部经水其性又同于任脉,可循地部别走任脉的承浆穴,故其又为任脉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以及天部的温热之气。  〖运行规律〗 经水循地部层次下走任脉的承浆穴,温热之气的浊重部分循胃经下行,阳热之气交于阳跷脉。  〖功能作用〗 将体内胃经的物质营养及能源输送头面天部及任脉、阳跷脉等。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无灸。颧髎穴位置图添加时间:2012-1-9颧髎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经脉的穴道,位置在人体脸部,颧骨尖处的下缘凹处,大约和鼻翼下缘平齐,即当目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可治病患:(1)在中医临床医学和针灸中,这个穴位是用来治疗各类眼睛病患的特效穴,亦是用来进行脸部美容的特效穴;(2)此处穴位对于治疗上颌牙疼,具有很明显的作用;(3)长时间按压这处穴位,对于三叉神经痛、脸面神经麻痹,及痉挛(口眼歪斜),眼睑跳动等病患,具有很好的调理与保健功能;(4)配地仓穴、颊车穴,治疗口歪;配合谷穴,治疗齿痛。自我取穴按摩法:(1)正坐,目视前方,口唇略微张开(这样更易深入穴道);(2)轻举两手,指尖朝上,掌心朝向面颊:(3)用大拇指的指尖垂直按压穴道,按压时,力道略微由下往上轻轻揉按,更容易体会出穴位处的酸胀感:(4)左右两边,每回各按揉大约1至3分钟,或两边穴位同时按揉。肾是人的先天之本,生命之源,人体的元阴和元阳都来源于它。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是肾经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所以古人称太溪穴为“回阳九穴之一”,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回阳救逆之功。古代很多医家面对垂危的病人,多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所以可以经常按揉太溪穴这个重要的穴位,每次按摩5分钟左右便可,不必拘泥于方法。当然在肾经的流注时间,即下午17~19点时按摩的效果更好,按揉时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按揉的力度,除了要有酸胀的感觉之外,最好有麻麻的感觉。涌泉穴:补肾固元涌泉穴是人体足少阴肾经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脚底中线前三分之一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黄帝内经》上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养生保健方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