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况钟

* 法行民乐 民留秩进 青天之誉 公无愧焉 清风出版社 靖安历史名人季刊 总第 2 期 目 录 况钟诗选暨历代名人赠诗 关于况钟的资料 况钟的故事 况钟简介 况钟简介---------------1 况钟故里行------------------2 况钟探亲-------------------------7 饯别诗四首-------------------11 国内统一刊号:CN11-25 国际标准刊号:ISS 098-18 主 编:小千 版面设计:冷冷 地址:明镜路77号 邮编:330600 出版:清风出版社 本刊定价:3元 况钟不腐之谜---------------3 况钟及其诗文---------------4 况钟的笔---------------------5 况知府请旨惩贪----------------8 况钟智擒偷油鼠----------------9 石龟驮印------------------------10 自作像赞----------------------11 示诸子诗----------------------12 送况伯律复任苏州----------13 颂况郡侯德政----------------13 况钟(1383~1442) 明朝廉官。字伯律,号龙冈,又号如愚。江西靖安人。永乐四年(1406)出任靖安县礼曹。十三年,以尚书吕震荐,授礼部仪制清吏司主事。二十一年升本司郎中。宣德五年(1430)以尚书蹇义等推荐特授为苏州府知府,帝亲赐敕书,许以便宜行事。时苏州府赋役繁重,豪猾舞文为奸利,最难治理。况钟为人刚正廉洁,有治剧之才。知苏期间,不慑权势,不畏强暴,敏达敢为,大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执法如山,断狱严明,凡有讼者必辨其是非,详其情状,为民申冤昭雪。他还与江西巡抚周忱悉心计划,奏减苏州府税粮七十余万石,并建义仓,均徭役,疏免军户,招复流民,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以政绩显著,三次守苏达十三年之久。时称能吏。吏民念其刚正廉洁,孜孜爱民,为其立生祠,誉之为“况青天”。正统七年(1442)卒于任。著有《况太守集》。 下一页 上一页 回目录   况钟第十七代后裔况承耀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人很厚道,却能侃侃而谈.我们向承耀同志提出去况钟墓看看,他点头应允,带着我们上了山. 在桃花绯红、杨柳泛绿的烟花三月,我们驱车前往况钟家乡——高湖公社崖口大队崖口村访问。汽车在公路上奔驰,这时,我们曾经读过的况钟描写他家乡山光水色的一首诗,不时萦回在我们的脑海里:   啊,眼前的旖旎景色,多么像当年况钟笔正气 美丽色彩啊!当我们翻过桶岗岭,来到崖口村时,果然名不虚传:高山环绕,流水潺潺,田舍星罗,风光绚丽.一座绿树掩映的小山村出现在我们面前. 缓步崔嵬万嶂间,轻云如幕去仍还。 鸟声婉转调清管,树色青葱拥碧鬟. 采药山人锄自荷,诵经僧子户常开. 斜阳催我抵衣下,一派银铸俯北湾. 况 钟 故 行 里 墓地在崖口村对面的神州山半山腰.站在墓前,可以看到远处的笔架峰直耸云霄,近处的玉带河清澈见底.墓旁青楹挺拔,翠竹摇曳,真正是景色宜人。据说,况钟墓的结构和建造也是颇具匠心的,否则尸体怎么能在地下保存五百二十四年而不腐烂呢? 看了况钟墓,我们漫步参加了况钟的故里——崖口村。这是一个普通的山村,有四十三户人家,一百六十多口人。新房子一栋接一栋,种田有拖拉机,运输有载重汽车,照明有水力发电。学校、商店、医疗所分布在村庄附近。况钟昔日在《劝农诗》中所提“多积粮,随饥荒”的企望,今日已经真正实现了。 当我们离开崖口村时,社员们正在繁忙地开始春耕工作。崖口村,在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虽然找不到,但它正踏着跃进的步伐走在社会主义的大道上,我们相信,下次再来访问时,带回的将是崖口村群众在四化建设中的新篇章,新成就! 下一页 上一页 回目录 况钟不腐之谜 十年浩劫中,况钟的墓被挖开,当棺木被揭开时,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只见况钟面色如生,须发尚存,皮肤仍有弹性,玉带官服,纱帽布鞋及随葬衣帛,仍然完整无缺。况钟的尸体经过五百多年,为什么不会腐烂?原因很多,但与墓地选择,墓的严密封闭是有密切关系的。人们知道,尸体的腐烂是因细菌所致。要使尸体能保存下来,就是棺内、墓内不能积水,不能受潮,不能漏气,不给细菌生存的条件。况钟的莫地选择在一座高山的下坡,坟墓座北朝南,避风向阳。山脚下有一泓清流。这样的地形,有利于迅速排水,保持了墓内的干燥。同时,坟墓四周堆放了木炭,利用木炭吸水性强的特性,防湿防潮。 墓室不透气的条件也不能缺少。况钟墓室密封程度是颇具匠心的。墓深五米左右,上面是麻石条拼成的石棺。石条之间的缝隙是用石膏、糯米料、桐油调成的泥浆封粘住的。石棺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