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期末调研测试题
基础知识大检阅。(45分)
(一)认真拼,漂亮写。(8分)
shuǎ cáng zhèn jī liáo kuò
玩( ) 躲( ) ( )惊 ( )动 ( )
wēi wǔ zī shì héng kuà xīn shǎng qiān xū
( ) ( ) ( ) ( ) ( )
(二)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和字。(4分)
看守(kān kàn) 撒腿(sā sǎ) (仰 迎)望 (艰 坚)固
? ?
矛盾(dùn dèn) 纳闷(nà là) (攻 功)击 干(燥 躁)
(三)比一比,再组词。(5分)
娇( ) 恼( ) 初( ) 测( ) 瓣( )
骄( ) 脑( ) 裕( ) 侧( ) 辨( )
(四)把下面的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作答。(8分)
①垂头( )气 ②远近( )名 ③风( )仆仆 ④千呼万( )
⑤闻鸡起( ) ⑥如( )以偿 ⑦兴高采( ) ⑧不( )思索
1.找出以上词语中的一对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两个与第③个结构相同的词(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要求填空。(10分)
1.照样子,在括号里天上合适的词语。(6分)
摇头晃脑地( 念书 ) 又松又软的( 沙滩 ) (献 上 )鲜花
神气十足地( ) 葱葱茏茏的( ) ( )大鱼
欢蹦乱跳地( ) 又香又脆的( ) ( )绳子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4分)
飘荡 漂浮 飘动
(1)小槐米藏在槐树丛中,轻轻地随风( )。
(2)田野里( )着孩子们快乐的歌声。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如果……就……
(3)人们( )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 )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4)( )花在白天开放,( )有被灼伤的危险。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微生物,发明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密密层层的树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秋风掠过( )的田野。(扩句)
4.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用要求的词语造句)
大惊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仿写比喻句)
黄黄的银杏叶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积累运用大展示。(13分)
(一)把相对应的诗句连线。(4分)
五岳归来不看山 侧坐莓苔草映身 五月黄瓜大街卖 遍插茱萸少一人
萧萧梧叶送寒声 黄山归来不看岳 遥知兄弟登高处 水村山郭酒旗风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千里莺啼绿映红 柳暗花明又一村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山重水复疑无路 六月葫芦弯似弓
(二)根据课内外的积累填空。(9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 (孔 子)(1分)2. ______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