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ppt

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ppt

  1. 1、本文档共1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2014高考人民版历史总复习课件:第3部分 专题7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前提条件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殖民掠夺和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扩 大;国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牛顿力学的形成 自然科学的重大进 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市场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专利技术制度的确立 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等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二战的推动;政治相对稳定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标志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生 物、遗传等高科技的发明应用 主要成就 纺织: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动力:蒸汽机 交通:蒸汽机 车、汽船 通讯:有线电报 电力的广泛应用:发电 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等。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汽车、飞机等。新通讯手段:电话、无线电报。化学工 业:石油开采和石油化 工、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 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特征 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从棉纺织业(轻工业)部门开 始;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者多为熟练的工人、技师等;以英国为中心向其他国家扩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以技术为 主,科学与技术还没有紧密结合 自然科学开始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超出一国的范围;有些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和技术密切结 合,相互促进;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影响 经济上:极大提高了生产 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政治上: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革,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工人运动逐渐兴起;国际关系上: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列强加紧扩 张,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思想文化上:自由主义、民族主 义、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出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和艺术等形式 垄断组织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力提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激烈,导致一战爆发;工人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发展,产生列宁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扩张和瓜分世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 成,科学化管理兴起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速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趋势;促进了武器的急剧变革和军事战略的调整;对社会文化生活和思想理论产生了影响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对中国的影响 一方面,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国强烈要求对外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推动他们对当时封建落后、闭关自守的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经济上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另一方面,工业革命又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受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的诱导,中国的洋务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沿海地区逐渐兴起,中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中国的近代化历程艰难地起步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的集中和“过剩资 本”的出现,推动西方殖民者对中国加紧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面临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这一时期的维新变法及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此起彼伏,客观上影响了中国对科技革命成果的吸收、转化,丧失了一次追赶世界科技革命潮流的重要机遇 由于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封锁以及国内一系列政治、经济“左”倾错误的干扰,致使中国一度与世界科技革命潮流失之交臂,影响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但是,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的 是,即使在当时极端困难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中国的科学家也在原子能、航天技术、分子生物领域取得了与世界同步的重大科技成就,中国

文档评论(0)

pkaokqun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