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演变解析.ppt

6.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演变解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演变解析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演变 目 录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3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 6.4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基本成因类型 6.5 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分析内容与分类图示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水:无色无味透明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1.4 地下水的温度 地壳表层的热源:太阳的辐射+地球内部的热流。 地壳表层分带: (1)变温带是受太阳辐射影响的地表极薄的地带,地表下1-2m,下限15-30 m。 (2)常温带是其地温基本等于当地平均年气温的地带,高出1-2 oC。 (3)增温带是地温受地球内热影响的地带,地温梯度为n oC/100m,一般为3 oC/100m,介于1.5-4.0 oC/100m之间。西藏羊八井地温梯度为300 oC/100m(地热异常)。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6.1.4 地下水的温度 地下水的温度受其赋存与循环所处的地温控制。 (1)变温带的浅埋地下水显示微小的水温季节变化。 (2)常温带中的地下水水温与当地年平均气温很接近。 (3)增温带中的地下水,其水温随其赋存与循环深度的加大而升高,可成为热水乃至蒸汽。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按水温分类 6.1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一、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特点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水是良好的溶剂,它溶解沿途的组分,搬运这些组分,并在某些情况下从水中析出。水是地球元素迁移、分散与富集的载体。许多地质过程都涉及地下水的化学作用。不同用水,对水质有一定要求,需要进行水质评价。 工业原料: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盐类(NaCl、KCl)及富集Br, I, B, Sr等。 液体矿产:特殊物理性质与化学成分---医疗保健作用。 找矿标志:特定化学元素的分布晕圈。 污染防治:物质运移、分散规律,位置。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三、研究学科 水化学是研究天然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分布和演变的学科。 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学科。 地下水水质是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物质之总称。 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是指控制地下水中化学成分的形成、存在形式以及演变的环境条件。 常量元素(宏量元素) 是地下水中经常出现、分布最广、含量较多并能决定地下水化学基本类型和特点的元素。 微量元素是地下水中出现较少、分布局限、含量较低的化学元素。它们不决定地下水的化学类型,但却赋予地下水一些特殊性质和功能。 四、研究方法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2.1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 主要气体成分: O2、N2、CO2、CH4、H2S等。 一般含量为n-n×10mg/l。 研究意义: (1)说明地下水所处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氧化环境—oxidation 还原环境—deoxidation O2、N2是氧化环境(开放、与大气相通)的标志; H2S 、CH4是还原环境(封闭、与大气隔绝)的标志; (2)有些气体增加水溶解盐类的能力,促进水岩化学反应,相互作用。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2.1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 一、氧(O2)和氮(N2): 来源: O2 主要来源于大气:(大气降水+地表水入渗补给) ; N2 三个来源:大气、生物成因、变质成因。 判别: O2与N2共存---来源于大气并处于氧化环境 溶解氧含量高——氧化环境。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6.2.1地下水中的气体成分 一、氧(O2)和氮(N2): 氮还有生物起源与变质起源。 N2单独存在:地下水起源于大气,且为还原环境。 在封闭环境下,氧被耗尽只剩下N2,指示水是大气起源且处于封闭环境 大气中惰性气体(Ar, Kr, Xe)与N2的比值: (Ar, Kr, Xe)/ N2 = 0.0118 , 则N2是大气起源 (Ar, Kr, Xe)/ N2 < 0.0118,则N2是生物或变质起源 6.2 地下水的化学特征 二、甲烷(CH4)、H2S : CH4和H2S 封闭、还原环境, 在有机质与微生物参与的生物化学过程中形成,其中H2S为SO42-的还原产物。 H2S来源:硫酸盐还原: 硫化矿物分解: 火山喷发 CH4和H2S的存在表明还原环境 H2S一般出现在深层地下水中,油田水中含量很高,常以此作为寻找石油的间接标志。SO4-2 → H2S ,成煤过程,煤田水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