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分析
背景:二次大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分成四区。1949年,苏联在占领区内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首都定在东柏林,而美英法占领区则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首都设在波恩。随著冷战紧张气氛的提升,柏林墙在1961年8月开始建造,一开始只是铁丝网,后来被大量换成真正的墙。多数西方国家认为建围墙的真正目的是不让东德人逃入西柏林。 被铁丝网隔开的西柏林市民 被隔断的街道 西柏林看到另一侧的东德警察和士兵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水中的柏林墙 街道在西方, 楼房属于东方。楼房上的窗口就是著名的‘死窗户“,被砌死以阻止人们逃往西柏林 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东欧” ,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8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苏 联 波 兰 罗马尼亚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民德 南斯拉夫 大 西 洋 捷克斯洛伐克 阿尔巴尼亚 一、匈牙利的改革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它们在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由于照搬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其弊端日渐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中比较有特色的是匈牙利的社会主义改革。 原因: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匈牙利人民要求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的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斯大林雕像被推倒在地 匈牙利事件后被遗弃在布达佩斯 街头的斯大林头像 匈牙利事件爆发后, 苏联坦克开进布达佩斯 苏军坦克开进布达佩斯 历时三周的动乱使匈牙利遭受重大损失,数万人伤亡,二十余万人外逃,经济损失约占全年国民收入的1/4。这场民族的悲剧对匈牙利以后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匈牙利领导人卡达尔(1912——1989) 1956年上台的卡达尔充分吸取匈牙利事件的惨痛教训,致力于推行一项比较适合国情的政策。他强调指出不应该奴隶般地模仿外国的榜样,而应该使匈牙利在一条符合本国经济和历史传统的民主道路上向前发展。 改革的内容: 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经济上:?针对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的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节;在工业方面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成果:经济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工业生产到1970年时已居世界第十七位,国民收人年均增长率在1968-1978年增至6.2%。匈牙利的商店内和农副产品市场上出现了顾客不用排长队,便能购买到价廉物美商品的场面,这在当时的苏联和东欧各国几乎是见不到的。 改革的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下来,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到80年代,匈牙利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捷克斯洛伐克改革 其他东欧国家的改革 时间:1968年 结果:被苏联镇压。 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 苏军坦克开进布拉格 苏军坦克进入布拉格 捷克人在苏联军车上书写标语,把进入捷克的苏军比作1939年入侵捷克的德国纳粹。 二、东欧剧变 背景:①80年代,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②改革失败,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苏联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东欧剧变?“变”的表现材料一:由于经济停滞,商品长期匮乏,供应紧张,当时的波兰处于严重困境。……波兰政局的动荡在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多米诺骨牌效应;紧随其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先后发生动乱,并最后结束了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材料二:波兰的变化用了10年,匈牙利用了10个月,民主德国用了10周,捷克斯洛伐克用了10天,而罗马尼亚仅用了10个小时。 ——美国时代周刊 结果:原来的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有的国家分裂了,有的国家则走向统一。其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统一,各国执政党改变,共产党丧失了政权。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年-1992年) ???位于巴尔干半岛,1992年解体为 a.塞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