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docVIP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

崔学选同志先进事迹 在震惊世界汶川大地震中,气壮山河的大救援,把川鲁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有着无私奉献、敢于担当优良传统和群众基础的山东省,在去年5月24日国家确定山东对口支援北川后,高度重视援川工作,认真选派精兵强将,星夜兼程奔赴四川。时任潍坊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的崔学选就是千万援建大军中的一员。 潍坊对口援建的北川桂溪乡地处北川县东北部山区,平均海拔1500多米,全乡18个村大多居住在大山深处,这次地震使原本交通不便的山村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也为援建工作增添了更多困难。援建初期,崔学选与援建队员同吃同住,吃不上热饭、喝不上开水、洗不上热水澡是常有的事。“当时,援建人员都住在不透气的帐篷里,五六个人挤在一起,崔学选也不例外。”潍坊昌大集团职工、援川期间曾为崔学选开车的孙文学说,当时北川的环境非常恶劣,天气湿热,蚊虫又多,更可怕的是余震不断,到处是塌方、泥石流和大滑坡,山体上,几公里长数米宽的裂缝不时可见。说起这些,孙文学仍心有余悸:“有次我问崔局长,走这样的路害不害怕?崔局长说,谁不害怕?但工作总得有人干呀,到这里来,就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换了别人,也是一样。” 崔学选对待自己如此苛刻,对地震中遭受不幸的灾区群众却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崔学选到达桂溪后的第4天便是“六一”儿童节,细心的他专门提前让人驱车从150多公里外的绵阳买回了书包、笔记本、钢笔等学习用品,在“六一”这天送到了孩子们手中。 崔学选是第一批抵达桂溪进行援建的。最初,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板房搭建任务,在震区旁边搭建几千套板房很快就会完成。但崔学选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把板房搭建在他们的生产资料旁边。用他自己的话说,“让群众满意了,比什么都强,咱是党员啊!”。 为此,他与当地政府、村委有关人员一起走村入户,实地勘察板房建设的地点、数量,按照防火、防震、防雷击、防泥流、防洪涝、防地质灾害等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受灾群众板房的建设地点及规模数量。这无疑给援建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因为当地老百姓居住分散,有些人还住在大山里。车辆经常派不上用场,搭建板房所需的砖、水泥、板材等都要徒步手拉肩扛运上去,施工难度是平地的四五倍。有时仅仅是运送一块板材,就要翻两座大山,花费四五个小时,但最终桂溪的3365套板房还是如期完成了,这些套板房分散在690多个居民点上,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山区居民的要求。援建工作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 临时安置阶段过后,是更为艰巨的三年援建。大伙都认为崔学选50多岁了,再加上水土不服和过度劳累,身体极度疲累,该回去休养一阵了。崔学选却选择了留下来,2008年7月3日,崔学选被任命为山东对口支援北川恢复重建前线指挥部新县城建设组组长。 连日的劳累,巨大的压力,他的身体再也撑不下去了。去年8月7日,崔学选开始持续腹痛。下乡给新县城选址时,同事张须义问他怎么了,他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开玩笑说,“可能是肠炎或是肠梗阻,在路上颠一颠就好了。”8月8日,崔学选因腹痛难忍住进了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生诊断为肠梗阻。8月13日,在连续输液治疗后,症状稍有缓解,崔学选便要求出院。医生一再建议他进一步做肠镜胃镜检查。当喝下的钡餐还未到达肠部时,崔学选接到了紧急会议通知,他又一次匆匆奔赴援建一线。直到9月6日,崔学选再一次被剧烈的腹痛击倒。绵阳中心医院初诊为癌症。噩耗传出,山东省援建北川工作指挥部立即决定将他抬上飞机送回山东治疗。当晚,齐鲁医院连夜组织专家会诊,结论:结肠癌!9月8日,崔学选做了第一次手术。 崔学选虽人在山东,但心却一直念着北川。9月9日一早,他刚刚苏醒过来,就迫不急待地问身边的陪护人员:“我什么时候能返回北川?那边的建设情况怎样了?”这是崔学选住院8个多月一直牵挂的事情。他每天都要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关于北川的信息,考虑最多的也一直是北川的重建规划和方案。 无情未必真豪杰,恋家如何不丈夫?崔学选的老家在山东莱州,年近九旬的父母体弱多病,生活不能自理。他因工作太忙,老人就一直在老家由他弟弟照顾。在踏上援建征程之前,同事和朋友都劝他:你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体又不好,再干几年就退休了,一线那么艰苦,危险又无处不在,你再去图什么呢?崔学选说,小家要顾,大家更要顾,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我们更要有这个责任。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在奔赴灾区之前,崔学选向双亲撒了一个“到北京学习”的善意谎言,并千叮咛万嘱咐妻子和女儿帮助圆谎,代他在家照顾好老人。时至今日,老人都还认为他在外地学习。 “潍坊是我的家,北川也是我的家。等我好了后,我带你和孩子去北川,看看那个家里的人和那个家里的山山水水。”崔学选不只一次告诉妻子宋伟。 最近才知得崔学选患病的桂溪乡党委书记廖凯说,“我们有今天,是山东援助的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