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绕绝经期综合征 定义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西医、中医) 诊断(诊断、鉴别诊断) 治疗方法 定义 定义:围绝经期综合征又称绝经期综合征,或者更年期综合征 ,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绝经后因卵巢功能减退、雌性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综合征。 绝经期综合征,绝经是其重要标志,症状一般维持1~2年,有时可长达5~20年,但大部都能自行缓解,其中严重的占15%左右,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积极治疗。 围绝经期综合征 病因病机 中医:中医认为,女性在围绝经期时,由于肾精亏虚、 肾气不足,肝气郁滞、肝阳上亢,心神失养、心肾失 交,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不足,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 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西医:卵巢功能减退引起下丘脑—垂 体—性腺轴功能失调是引起围绝经期代谢变化和出现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其病机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变化、免疫功能变化、自由基的影响。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1.心血管系统 阵发性潮红及潮热,同时皮肤片状发红,出汗,畏寒。也可出现短暂性高血压,以收缩压波动较明显,有事伴心悸胸闷、气短、眩晕、耳鸣、眼花等症状。 2、神经精神系统 性格改变、情绪波动、烦躁不安、消沉抑郁、焦虑、恐惧、失眠、多疑、记忆力减退、思维和语言不统一,甚至轻生。 3、泌尿生殖系统 月经紊乱、外阴瘙痒、白斑,乳房萎缩或增生、尿失禁,第二性征衰退。 4、骨骼肌肉系统 广泛性骨质疏松、肌肉酸胀疼痛、乏力,关节、足跟疼痛,抽筋、身材变矮,关节变形、易骨折,指甲变脆,脱发。 5、皮肤粘膜系统 皮肤干燥瘙痒、弹性减退、光泽消失、水肿、皱纹,口感、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皮肤感觉异常。 6、消化功能系统 恶心、咽部异物感、嗳气、胃胀不适、腹胀、腹泻、便秘。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表现 中医学根据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分型: 肝肾阴虚 心肾不交 脾肾阳虚 心脾两虚 阴阳俱虚 阴血亏虚 肝郁脾虚 冲任不固 气郁痰结 1.肝肾阴虚证 头晕耳鸣,烦躁易怒,面部烘热汗出,心悸,腰膝酸软,情志异常,或皮肤瘙痒,或感麻木,月经紊乱,经量多少不定,色红,质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2.心肾不交证 心悸,失眠多梦,烦躁,健忘,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或口舌生疮,月经紊乱,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脾肾阳虚证 面色晦黯,形寒肢冷,腰痛如折,纳少便溏,面浮肢肿,小便清长而频,白带清稀量多,月经量多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舌淡胖大,舌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4.心脾两虚证 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健忘,多梦易惊,神疲体倦,少气懒言,腹胀食少,经量多或淋漓不尽,舌淡,脉细软无力。 5、肝郁脾虚证 情志抑郁不畅,心烦易怒,嗳气频作,胁腹胀痛,食欲不振,腹泻便溏,月经紊乱,经行小腹胀痛,或有血块,舌淡苔薄,脉细弦。 6、冲任不固证 精神恍惚,肢体乏力,腰膝酸软,小腹不适,月经周期紊乱,出血量多,行经时间长,舌质淡而胖大,苔薄白,脉沉细弱。 7、气郁痰结证 精神忧郁,情绪不稳,失眠,胸闷,咽中似有异物梗塞不适,体胖乏力,嗳气频作,腹胀不适,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8、阴阳俱虚 时而烘热汗出,时而畏冷,眩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心悸自汗,纳少便溏或便秘,神疲肢肿,腰膝酸软,尿余沥不尽,月经紊乱。舌淡苔白,脉沉细。 9、阴血亏虚 神志错乱,性情异常,呵欠频作,坐立不安,神不自主,或沉默少言,多思善虑。舌淡白,苔薄,脉弦细。 围绝经期综合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妇女在更年期或卵巢切除术后,伴随出现月经紊乱,或绝经,而出现潮红、潮热汗出,汗后有畏冷感、心悸胸闷、眩晕耳鸣、头痛失眠,或有腰背关节疼痛、皮肤干燥瘙痒以及精神情绪的改变,如抑郁忧愁、多思善虑,或易于激动、焦虑急躁,甚至喜怒无常等。 (2)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明显升高,促黄体生成激素(LH)亦升高,雌二醇(E2)明显下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