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考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药理考点整理

中药药理学 中药的基本作用 整合调节作用 调节机体反应水平 调节机体反应能力 祛除致病因素(祛邪作用) 1.直接抑杀病原微生物 2.调节机体反应状态 三、增强机体功能(扶正作用) 1. 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2. 增强机体对不利环境的应激能力 3. 增强损伤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 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 中药作用是多靶点多环节的整合效应 中药多成分作用于不同靶点发挥协同作用 中药多成分作用于不同环节发挥协同作用 伴行成分可提高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和吸收率 提取物中的几种成分作用相互拮抗,使药效降低、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增敏作用,降低或逆转病原体的耐药性 中药的作用具有非线性、生物效应相对缓和的特点 中药的量效关系 药物作用的效应随药量变化而变化 调整用量配比能够改变药物作用的方向 整方服用剂量随主症变化而变化 中药的时效关系 中药时效关系难以用时效曲线来表达 中药的时辰关系 机体生理功能随昼夜交替、四时变更而呈现周期性、节律性变化,因此中医对药物的服用时间有了明确的要求,如“晨服参芪”、“夕用六味”等。 中药复方研究思路与方法 答:1.从饮片配伍过渡到组分配伍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复方丹参方的研究实现了从饮片配伍过渡到组分配伍,明确了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阐明了组分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①遴选合适的中药小复方;②选择合适的药理学研究指标;③明确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④组分配伍比的优化;⑤组分中药的机制阐明 2.从药对出发探讨中药复方的配伍原理 以四逆散的研究为例。①选择合适的方剂;②建立接近临床发病机制的动物模型(CCl4肝损伤模型、迟发型变态反应致小鼠肝损伤模型) 3.从系列化合物出发探讨方剂的整合调节作用 以桂枝汤的苯丙烯类化合物研究为例。①选取桂枝汤解热活性部位A中主要活性成分苯丙烯类化合物作为工具“系列物”;②选择PGE2的释放作为苯丙烯类化合物解热的终末效应;③选择以白细胞介素-脑血管内皮细胞组成体外反应体系,考察苯丙烯系列化合物对PGE2系列代谢酶的影响。 4.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中药复方“君臣佐使”的配伍关系 以复方黄黛片的研究为例。①选择组方简单、疗效明确、活性成分清楚的复方;②建立与人类疾病相似的动物、细胞模型;③明确关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信号转导调控网络及治疗靶标的发现,是从分子水平阐明复方君臣佐使关系的必备条件;④充分吸收生命学科中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定量药理学等方法。 解表药主要药理作用 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抗菌抗病毒、止咳化痰平喘、抗过敏、免疫调节 简述麻黄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环节 答:发汗: 物质基础:麻黄挥发油、麻黄碱等; 作用环节:阻碍汗腺导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兴奋汗腺α受体;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有关部位。 抗炎: 物质基础:伪麻黄碱、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等; 作用机制:抑制花生四烯酸的释放和代谢。 平喘: 物质基础:麻黄碱、伪麻黄碱及麻黄挥发油; 作用机制: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受体;兴奋支气管粘膜血管平滑肌的α受体; 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及肾上腺髓质释放adr、NA;阻止过敏介质释放;促进肺部PGE释放,直接活化腺苷酸环化酶或抑制该酶的分解,增加细胞内cAMP含量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利尿: 物质基础:D-伪麻黄碱; 作用机制:扩张肾血管而增加肾血流量及阻碍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有关。 简述柴胡主要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答:解热降温: 物质基础:柴胡皂苷、皂苷元A和挥发油 作用机制: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抑制神经元内cAMP的产生或释放和抑制体温调节点的上移。 抗炎: 物质基础:柴胡皂苷 作用机制:刺激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释放。 镇静、镇痛: 物质基础:柴胡总皂苷、柴胡皂苷元 作用机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抗癫痫: 物质基础:柴胡皂苷、挥发油 作用机制:抑制海马星形胶质细胞TNF-α释放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的高表达,抑制海马区TNFR1的高表达。 抗病毒、细菌内毒素: 促进免疫: 物质基础:柴胡多糖、柴胡果胶多糖、柴胡皂苷 作用机制:提高IgA、IgG、IL-2、IL-6的水平 保肝、降血脂: 物质基础:柴胡皂苷 作用机制:保肝:①降低细胞色素P450活性,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肝细胞再生;②刺激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增加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分泌,提高细胞应激能力;③降低脱氢酶的辅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的活性;④活化巨噬细胞,促进抗体、干扰素的产生;⑤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肝糖原,降低过氧化脂质;⑥增强NK细胞核LAK细胞的活性。 降血脂:影响脂质代谢 抗抑郁: 物质基础:柴胡皂苷a 作用机制:影响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提高NE、DA、5-HT含量)及抗氧化 其他:抗胃秥膜损伤 物质基础:柴胡粗皂苷、

文档评论(0)

kakax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