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城市与环境
一 .城市环境:指的是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或人工的外部条件。
1.城市环境与城市规划
(1)城市对环境的选择
a.自然条件影响城市选址 b.自然条件制约城市规模和形态
c.自然条件的改变影响城市的衰落(如大运河的兴衰及对沿途城市的影响)
(2)城市环境的营造
a.绿化、景观 b.减少城市污染 c.减少城市灾害
d.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 e.田园城市的梦想,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反作用:
a.用地结构变化,地面植被被破坏 b.城市能量释放,形成“热岛效应”
c.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d.城市污染,影响全球生态环境
e.城市发展,影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城市的自然环境
1.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地质构造 地下矿藏
2.水文与水资源条件
a.水文与水文地质: 1.水体的作用(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水文条件 3.水文地质条件
b.水资源:1.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解决北方城市缺水的措施
c.城市对水文环境的影响:1.地面径流比例增加 2.地面径流峰值增高
3.气候条件:
a.太阳辐射:日照标准,建筑间距,建筑朝向,
b.温度:温度对城市的影响,热岛效应,逆温层,对流和城市大气污染
c.风象:风力,风向,玫瑰图,与城市布局的关系
d.降水与湿度:对城市防洪、排涝、排水及用地有直接影响,雾都,酸雨
4.地形地貌条件
地形地貌分类 :山地(高、中、低山)、丘陵、平原高原;台地、阶地、盆地、冲积平原、水系、河漫滩、沙洲、礁石、沟坳等
地形地貌与城市规划建设:
高程、高差与城市规划建设 B.坡度与城市规划建设 C.地形地貌与城市布局形态
三,城市与减灾
1、城市与自然灾害
震灾:地面震动、地表断裂、房屋倒塌、引起海啸
水灾:山洪、溃坝、冰凌、泥石流、水土流失
风灾:台风、龙卷风
2、城市与人为灾害:
火灾:人为因素居多,窒息 公害:水、气、酸雨 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很多
原生灾害与次生灾害:地震与火灾,暴雨与滑坡、泥石流
第六章 城市与规模
城市性质
一.城市性质的概念
(一) 城市职能
★基本职能(BF):指为城市本身以外地区提供服务并从城市以外地区获得劳动报酬活动所对应的职能。
★非基本职能(NBF):指为城市本身提供服务并从城市本身获得劳动报酬活动所对应的职能。
特殊职能:容易体现城市性质; 一般职能:每个城市必须具备的功能;
主要职能: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 辅助职能:为主要职能服务的。
(2)城市性质
1,概念: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负担的主要职能、由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决定。
合理确定城市性质的意义
性质决定规划的特征,影响城市规模、用地功能组织及各种设施水平(技术经济措施和用地指标)
建设依据充足,结构合理,特色鲜明。
3.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关系:
确定城市性质的主要依据
1.竞争优势
资源依据(有形:自然、人文、历史 无形:体制、人才、信息)
区位依据(有形:门户、交通、政治 无形:虚拟的、接触效应)
比较依据(从区域):纵向的横向的
2.自上而下的指导依据 3.尊重城市发展阶段性依据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确定城市性质应注意的问题
1.在较大范围内进行分析 2.实事求是地客观分析,切忌主观想象
3.城市性质的表述应语言精炼、定位准确 4.城市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
二.城市性质的类型
1.综合性中心城市
●全国性中心城市(首都及直辖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
●地方性中心城市(地级市) ●县城及县级市
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
a.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一种工业、多种工业) b.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
c.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铁路枢纽、港口城市) d.以渔业为主的城市
以特殊职能为主的城市:历史文化名城 革命历史城市 风景旅游城市 边境城市
特区城市:行政特区,经济特区
城市规模
一.城市规模:指城市人口、用地、建筑、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等规模的综合。
城市人口规模:指城市人口总数,亦即在城市中工作、生活并使用城市各项设施的人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