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历史教案(上册)

???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19世纪康乾盛世后,大清王朝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的巨大差异;了解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的民族危机;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战争进程。 (2)理解为什么在19世纪中西方之间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从而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3)能够初步地分析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导入新课】 出示大清官民吸食鸦片图老师可直接提问:这是19世纪的中国众生图,为什么这些图片与以前我们学过的康乾盛世相比,有巨大的反差? 【新课探究】 一、虎门销烟 1、帝国主义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的原因。 国内:19世纪,清王朝逐渐显出衰败的景象,却对同时期西方世界发生的大变动默然无知,“帝国大梦”长梦不醒。 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列强借助坚船利炮实行殖民掠夺政策,大肆倾销商品,向中国步步进逼。 2、鸦片输入 走私鸦片的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牟取中国暴利,掠夺中国白银 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 3、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 过程: 意义: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表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坚强决心,维护了民族尊严。 二、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进程 根本原因(目的): 借口(导火线):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起止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18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民族英雄:关天培在虎门英勇抗击英军,壮烈牺牲。 结果: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而告终,清政府被迫签订双方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2、中英《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内容:赔款2100万元;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开放福州、广州、厦门、上海、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国在通商口岸设驻领事;中英协定关税。 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影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和关税、司法等主权,开创了用条约形式使列强掠夺和奴役中国“合法化”的先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 【总结巩固】 学习本课,要会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能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鸦片战争历史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落后就会挨打 第1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重点: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难点:火烧圆明园。 ?【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导入。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英美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利益,于是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新课探究】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目的):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借口:“修约”遭到拒绝。 3、起止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参战国家: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神州赤县自古未闻”的惨祸 5、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6、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7、讨论: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 四、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五、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 【总结巩固】 本节课我们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知道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第2课 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左宗棠收复新疆 中俄《伊犁条约》 甲午战争爆发? 黄海海战与邓世昌殉国? 北洋舰队覆灭? 中日《马关条约》 。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评价和整理比较,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有个大致的理解。 ?【导入新课】 (1)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2)演示《伊犁河风光》图片,由此导入:19世纪70、80年代,这里成为争夺的焦点。介绍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边疆的形势——危机! ?【新课探究】 一、边疆危机 1、边疆危机的背景与原因: 19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争夺殖民地的浪潮。 ?2、边疆危机的表现: (1)东南:美日侵台 (2)西南:英法入侵云南、广西 (3)西北:俄英侵凌西藏新疆 ?3、新疆危机 (1)1865年,在英俄的支持下,阿古柏入侵新疆,建立伪政权。 (2)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 ?4、左宗棠收复新疆 (1)过程:1875年,左宗棠进军新疆,消灭阿古柏政权,收复除伊犁

文档评论(0)

cxiongxchun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