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德战争初期,苏军死伤100多万人,彻底让德军迷失自我.docVIP

[二战苏德战争初期,苏军死伤100多万人,彻底让德军迷失自我.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战苏德战争初期,苏军死伤100多万人,彻底让德军迷失自我

苏德战争的初期,苏联情况是,整体预敌不足,边境地区的通信枢纽与线路均遭严重破坏,部队上下级之间、友军之间无法联络,加之苏军官僚主义的积垢,各级指挥机关都陷入混乱之中,作战部队各自为战。 至7月9日为止,德军已经占领拉脱维亚、立陶宛全部,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大部,以及俄罗斯西部各州,北路兵抵列宁格勒城下,中路进至斯摩棱斯克,并威胁基辅。短短18天中,苏军被歼灭28个师、重创70个师,俘虏30万人,损失坦克1500辆、飞机2000架、火炮3000门(数据源于资料),德国对苏闪击战初见成效。 希特勒为巴巴罗萨计划制订的战略目标就是:在对英国战争结束以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击溃苏联。定位很明显是速决战,德国的三路出兵方案貌似也是为此目标服务,但是仔细分析发现,此方案实在有违此次战役的宗旨,德国的进军方案已在无形间成了一次赌博,而赌注压在了苏联不堪一击上。 勃劳希奇草拟的方案是把首要战略目标放在莫斯科,这是基于军人专业素养做出的选择,包括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在内的将军也不约而同选择了莫斯科,莫斯科为什么是重要的我会在下文详细分析。然而经过希特勒的亲自干预,巴巴罗萨计划就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样子。 怎样评价希特勒的北路与南路方案呢?希特勒进攻列宁格勒的理由是: 1、列宁格勒是苏联的革命圣地,攻陷列宁格勒可以有效瓦解苏军的斗志。 这点固然重要,但是相对于捣毁苏共大本营、俘虏苏共首脑而言,哪项对苏军更具心理效果?列宁格勒所代表的形而上意义更多是针对于希特勒本人,他自己把列宁格勒看做欧洲开始溃烂的疮口,必欲剜之而后快,实际上苏共赋予这座城市的意义远不及彼得大帝,能够象征这座城市的是彼得大帝而不是列宁,这在苏联解体后已被证明,希特勒的以上理由有些过于浪漫情怀了。 2、列宁格勒地区是苏联最大的工业基地,占领该区可以相当程度摧毁苏联的战争潜力。 这也是重要的,但是列宁格勒周边并不具备维持其工业运转的所有资源,并且苏联主要的拖拉机工业不在列宁格勒,40年德国已经占领了丹麦和挪威,这等于封锁了列宁格勒港口,而对于摩尔曼斯克,42年之前德国海军尚能有效破坏英美对苏的支援,列宁格勒工业区的原料输入与成品输出,主要依靠本国的铁路网,在没有控制苏联铁路交通线的前提下,即便德军逼近列宁格勒,苏联也有时间将大部分工业设备向后方转移,那时该城的意义就只剩下一个牵制德军的堡垒,而史实也的确是这样。从交通上来讲,列宁格勒已经是一座废港,虽然能够控制摩尔曼斯克通往内地的铁路,但这对于德军不是最迫切的。 而希特勒南路进军的理由,及对德军南路方案的评价是: 1、乌克兰是苏联最重要粮食产区,顿巴斯是重要工业区之一,占领这个地区,可以将乌克兰的农业工业纳入德国的战时经济体系,同时瓦解苏联经济。 德国对苏联作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持久战还是速决战?阵地战还是运动战?消耗战还是歼灭战?如果是持久战、消耗战,占领该地区必然是首选,问题是德国打得起吗? 即便假设苏联会永远虚弱下去,德国人的另一阵地仍然有个强大的英联邦,以及采取敌对立场的美国,德国能不对此有考虑?既然所订战略方针就是打一场速决战,占领农业区和工业区能够马上显示短期效应吗? 苏联就没有维持数月的粮食储备?顿巴斯工业区的沦陷就足以使苏联遭受毁灭性打击?太自相矛盾了。在摧毁敌人的武装力量之前,就奢谈俘虏敌人的经济资源,这到底是战略远见还是急功近利? 2、高加索地区可以为德国提供其亟需的原油,而燃料是机械化作战的必需元素。 燃料对于德军的短期效应足够显著,但是德国41年的能源状况是怎样的呢?本国及其仆从国开采原油190万吨,利用煤合成燃料410万吨,缴获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储备油880万吨,可以说德国在短期内是不缺油的,也意味着德国的燃料能够支持一次速决的机械化作战,而此时的作战并不是坦克对坦克,而是坦克对步兵。因此石油的重要性也要向后排,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 对于41年的德军而言,什么才是首要的作战目标呢?我对作战的排序是:1信息,2交通,3部队,而核心是部队。 首先打信息,是为了将敌人变成盲聋,形成对敌压倒性优势,摧毁敌方通信线是一种方式,最上乘的作品是摧毁敌人的信息中枢,即斩掉敌方最高指挥部,全面刺瞎刺聋敌人。 其次打交通,其战略意义自不必说,战术上也是为歼灭敌方部队而服务,如果打信息是挑瞎敌人的眼睛,打交通就是打断敌人的腿脚,使之陷入又瞎又瘫的境地接受死亡。 核心是打部队,为什么?因为一切战争归根结底是人的战争,人才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既是战术的也是战略的,既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既是最根本的也是最直接的,对于部队这种既有长期效应、又具短期效应的目标,其他的工业、农业、矿产、政治等目标统统要排次要位置,而闪击战的直接目的就是迅速击溃敌人的武

文档评论(0)

1974wangp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