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咳嗽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刮痧部位:沿颈椎、胸椎两则(即风池、大椎、风门、肺俞部位)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各1-2分钟。 2.刮痧部位:颈部(大椎)、背部(风门、肺俞)、胸部(膻中、中府)各1~2分钟。 按揉天突穴3分钟,按揉肺俞、膻中、风池穴各2分钟,敲打后背2~3分钟。 三伏天灸、是“天灸”疗法的一种,依据中医学的“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以经络腧穴及时间治疗学为基础,选择化痰、平喘及补益肺脾肾的药物精制成药膏,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贴穴位以治疗顽固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三九天灸、在每年的冬季三九天的时候进行来加强和巩固三伏的疗效。“三伏灸”与“三九灸”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 天灸治疗穴位的选择 呼吸道 大椎 天突 膻中 肺俞(双) 风门(双) 肾俞(双) 定喘(双)百劳(双) 足三里(双) 六、刺络放血疗法 七、其他非药物疗法 超短波 中药熏蒸 耳穴 物理治疗 整脊疗法 埋线疗法 激光疗法等 (三)肝火犯肺证 1、辨证依据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 兼症: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舌脉:舌红或舌边红,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 2、治法:清肺泻肝,顺气降火。 3、方药: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黛蛤散,清肝化痰;加减泻白散,顺气降火,清肺化痰。合之使气火下降,肺气得以清肃,咳逆自平。? 常用药: 桑白皮15、地骨皮15、黄芩15、山栀10、丹皮15、青黛10、海蛤壳15,甘草10、苏子15、竹茹15、枇杷叶15。 用药加减: ①肺气郁滞,胸闷气逆,加瓜蒌15、桔梗10、枳壳15、旋覆花10利气降逆; ②胸痛,配郁金15、丝瓜络15,理气和络; ③痰黏难咯,酌加海浮石30、知母10、贝母10、清热豁痰; ④火郁伤津,咽燥口干,咳嗽日久不减,酌加北沙参15、麦冬15、天花粉15、诃子15,养阴生津敛肺。 (四) 肺阴亏耗证 1、辨证依据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 兼症:颧红,盗汗,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2、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3、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沙参15、麦冬15、花粉15、玉竹15、百合15、甘草5、贝母10、甜杏仁10,桑白皮15、地骨皮15 一、针灸治疗 外感咳嗽 1、风寒 主穴:合谷 外关 发热:曲池 艾灸:肺腧 大椎 2、风热 主穴:合谷、肺俞 大椎 曲池 配穴:咳嗽伴咽喉肿痛:少商、商阳 发热恶寒:大椎、外关。 二、拔罐疗法治疗咳嗽 拔罐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膏肓。    拔罐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取大小适宜的火罐用闪火法或投火法等,将火罐吸拔在所取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3~4天治疗1次(根据皮肤反应而定), 5次为1疗程。 拔罐主治:实证咳嗽。 配合点刺放血 疗效更佳 三、刮痧法治咳嗽 四、穴位按摩法治疗咳嗽 五、天灸治疗咳嗽 临床禁忌 1 临床诊断注意事项:忌不分时间与规律,忌不分轻重程度,忌不辨加重因素,忌不分病程长短。 2 治疗处方禁忌:忌滥用止咳、镇咳药,忌不辨证用药, 外感、内伤咳嗽治疗禁忌: 处方用药时的一般原则是外感咳嗽忌敛涩留邪, 内伤咳嗽防宣散伤正。 * 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 咳嗽 顺德中医院康复科 盘庆东 2015 .7 1 定义: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其中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见,故以咳嗽并称。 2 咳嗽与西医病名的关系:西医学上的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等或其他疾病兼见咳嗽的,可参考本篇辨证论治。 概 述 “皮毛先受邪气”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素问·咳论》 “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 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景岳全书·咳嗽》 病因病机 外邪袭肺 风 寒 暑 湿 燥 火 内邪干肺 肺脏虚弱 肺气、肺阴 痰湿蕴肺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肝火犯肺 木火刑金 肾脏亏虚 肾气、肾阳、肾阴 风为百病之长 病理:痰(寒热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