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太宗与魏征
唐太宗虚心纳谏造就了贞观盛世
中国封建社会是极其专制的社会,中央的一切大事小情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或者说都由皇帝拍板。因此,国家治理的好坏就都与皇帝个人的修养高度相关。例如,秦二世、隋炀帝、明神宗们这些个人道德修养极其低下的昏君,就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老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堪忍受的人们揭竿而起,把昏君们送上了断头台。而像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们这些个人道德修养高尚,就把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国泰民安,创造了盛世。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古今独步的唐太宗,他创造了盛世中的盛世、黄金般的大盛世--贞观之治。
唐太宗之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598个正统皇帝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是因为在他统治的时期,国家各个方面都做到了最好、最成熟。无论是在内政、外交、制度、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是无与伦比的灿烂辉煌,攀登到了最顶峰。当我们进一步探讨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创造历史的辉煌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具有的一个特大优点,能够耐心听取不同的声音,特别是反对的声音、批评的声音,即纳谏。唐太宗的这个特大优点是其他皇帝所不具备、即使具备也远远没有达到他的高度。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只是造就他完成历史伟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有没有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魏征、王珪等的出现成就了唐太宗。中国古代政治,评价君臣的德行,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即君得虚心纳谏,方为明君;臣能犯言直谏,方为良臣。上有明君,下有良臣,才可使朝廷政治清明,以达天下大治。这样的君臣格局,中国历史上有,但出现的不多。在不多的几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贞观时期。其具体的表现是唐太宗虚心纳谏和以魏征为首的一群大臣敢于和善于犯言直谏。这是贞观盛世出现的最基本原因。
一、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做到虚心纳谏
唐太宗能够做到虚心纳谏第一个原因,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内心深处有着求取天下大治的深切愿望。而隋炀帝由于个人道德修养的原因致使隋朝灭亡,着实让唐太宗刻骨铭心,他恐怕重蹈覆辙,自己重蹈隋炀帝的覆辙,唐朝重蹈隋朝的覆辙。他不想重蹈覆辙,由此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吸取隋炀帝的深刻教训,唐太宗认为纳谏是防止社稷倾败的一道长城。这是唐太宗能够虚心接受纳谏的思想基础。
贞观初年,唐太宗曾对公卿们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一国之主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借助于忠臣。君主假如自以为圣明,臣下又不去纠正,要想国家不倾危败亡,能办得到吗?于是君主失掉他的国,臣下也不能独自保全他的家。至于像隋炀帝残暴淫虐,臣下都把嘴闭起来不讲话,最后终于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导致灭亡,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诛杀。前事不远,你们今后每当看到事情有不利于百姓的,必须直言规劝谏诤。”
唐太宗在这里明确指出,郡主的错误如果得不到臣下的纠正,国家就要倾危,因此要求大臣要对他直言谏诤。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谓侍臣曰:“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敝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让唐太宗畏惧的就是失去统治的江山。
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对身边侍从的大臣说:“我看自古以来的帝王,因为骄傲自负而导致失败灭亡的,数不胜数。......我怕自己产生骄傲自负的情绪,常常自我控制,天很晚了才吃饭,清晨很早就起床坐等天亮。经常想大臣们如果有善言直谏,可以在政令教化中得以实施的,我必当檫亮了眼睛以对待老师和朋友的态度来对待他们。通过这样做,期望能够实现实世太平,国泰民安。”
唐太宗把实现国泰民安寄托在大臣们能够善言直谏上。
唐太宗能够虚心纳谏的第二个原因,是唐太宗深深懂得要治理和国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
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对身边的侍从大臣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唐太宗在这里开诚布公的对群臣表示,他迫切的需要群臣对他的监督与制约。
贞观初年,唐太宗对大臣萧瑀说:“朕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张弓射箭,自以为懂得如何识别弓箭的好坏。近来得到十几把上好的弓箭,就把它们拿给做弓箭的师傅看,弓箭师傅说:‘都不好。’我询问其中的原因,弓箭师傅说:‘木头的中心不端正,那么它的脉理就是歪斜的。这样的弓虽然刚劲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却不直,所以不是上好的弓。’从这件事中我领悟出很多道理。我是通过战争取得天下的,所用过的弓箭非常多,而我尚且不懂得识别弓箭的要领;更何况我得到天下的时间还很短,对于治理国家的道理,肯定不比我对弓箭的知识掌握得多。然而,我对弓箭的了解尚有失偏颇,更何况治理国家的要领呢?”从此以后,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律师制度与实务课件:律师收费.pptx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正式版)-B 5768.2-202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docx VIP
- 青少年法制教育讲稿-甘肃省副省长罗笑虎为中小学生作毒品预防教育报告全文.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辅导员大一新生入学教育主题班会.pptx VIP
- 天津布兰德新摩尔企业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公司简介.ppt VIP
- intouch hmi与archestra集成本机成功安装.pdf VIP
- 中国染料化工项目经营分析报告.docx
- 2025-2026学年浙美版(2024)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