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SB介绍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EGSB介绍解析

1.6质子转移-脱水理论(2000) 颗粒污泥化由下面四步组成 细菌表面的脱水 胚胎颗粒污泥形成 颗粒污泥成熟 成熟后期 水力剪切可以减弱水和斥力和细胞憎水性质,促进酸化菌、乙酸菌和甲烷菌能相互附着形成颗粒污泥的胚胎 2颗粒化过程 通常颗粒化分为三个阶段:启动运行期、颖类颗粒污泥出现和颗粒污泥成熟期 以丝菌颗粒污泥为例分为五个时期: 絮凝污泥丝状菌增长期 颗粒污泥亚单位生成期 亚单位聚集期 初生颗粒生长期 颗粒污泥生长和成熟期 絮凝污泥丝状菌增长期 呈分散状的污泥逐渐形成有结构的絮体 活性污泥中非生物物质的数量减少,各种菌尤其是丝状菌(主要是丝状甲烷菌)数量明显增多 随着絮状体的出现,污泥活性明显增强,使反应器内VFA浓度下降并趋于稳定,Methanosarcina(甲烷八叠球菌属)数量下降 颗粒污泥亚单位生成期 具有大量甲烷毛发菌的絮凝污泥,随着反应器有机负荷和水利条件的增加,逐步结聚成小的团块,这些团块是形成颗粒污泥的亚单位。聚结成的团块,由于丝状菌的缠绕和其分泌的胞外附着物的粘连,结构变得致密,大小一般为50-100um形状不规则 亚单位聚集期 大量的亚单位生成后,亚单位表面的丝状菌互相粘连开始是2到3个,慢的发展成多个,亚单位间呈透明状,边缘不整齐,整体呈桑状,称为初生颗粒 初生颗粒的生长期 随着初生颗粒内细菌的生长和黑色金属硫化物在亚单位间的沉积,颗粒逐渐变得致密,亚单位间不再透明,颗粒表面逐渐被细菌代谢所产生的基质包围,表面变得光滑而整齐,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栋样黑色颗粒,一个完整的颗粒污泥初步形成。 颗粒污泥成长和成熟期 初生颗粒中各种细菌根据生态平衡原则不断的生长繁殖,使颗粒不断长大成熟,颗粒经50-80天的成长,直径多保持在1-3mm之间,平均为2mm左右,成熟颗粒绝大多数为近球形 外观上初生颗粒和成熟颗粒没有区别,但是成熟颗粒中细菌密度明显比初生颗粒高,因而使反应器有更高的效率 3.1水利条件 水流逆向流 对污泥的剪切作用 搅拌作用 丝状菌相互缠绕 上升流 对污泥的筛选作用 3.2水质条件 合适的C:N:P 生长需要 微量元素 铁、钴、锰、锌、钼等加速颗粒形成 有机负荷 钙离子 作为晶核 碱度 一定范围内变大时颗粒化快,污泥的产甲烷活性低 变小颗粒化慢,产甲烷活性高 不能高于8.2 温度 毒性物质 设计进水水质 EGSB的进水水质一般为: pH值宜为6.5~7.8; 常温厌氧温度宜为20℃~25℃,中温厌氧温度宜为30℃~35℃,高温厌氧温度宜为50℃~55℃; CODCr:N:P=100~500:5:1; EGSB反应器进水中悬浮物含量宜小于2000mg/L; 废水中氨氮浓度宜小于2000mg/L; 废水中硫酸盐浓度宜小于1000mg/L或CODCr/SO42-比值大于10; 废水中CODCr浓度宜为1000mg/L~3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