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姓起源修订.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姓起源修订

陆姓起源 陆姓在宋代《百家姓》里,排在第198位。在当今中国百家大姓中居第70位,约占汉族总人口0.31%。分布很广,以江苏、广西、广东、浙江、上海较多。是人口较多的姓氏之一。陆姓历史悠久,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陆终之后: 《广韵???屋》记载;“陆,姓。出吴郡,河南二望,本自古天子陆终后。”陆终为黄帝六世孙颛顼颛顼颛顼颛顼 二、 浑陆氏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陈留风俗传》云“陆氏,春秋时陆浑国之后”。春秋时期陆浑国,本来是伊川(今河南省境内)之地,由于有一支名为陆浑之戒居于此而得名。后因此而有陆浑县,在今河南伊川蒿县二县之间。《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公元525年,晋以周,楚之间的陆浑之戎“甚睦于楚”陆浑之戎的公族子孙后以族名命姓氏,称为陆氏。 三、妫姓陆氏,《元和姓纂》云,“齐宣王田氏之后。宣王封少子通于平原陆乡,因氏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说;陆氏“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之通,字季达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氏焉。”,《通志,氏族略》也说陆氏姓,田敬仲之后也。十一世孙齐宣王少子通封子平原般县陆乡,即陆终氏之故地,因以为陆氏。上述三个陆姓来源中以妫姓陆氏,影响最大,不少陆氏族谱都把陆通作为自己的始祖,如清道光十四年(1834)世得堂本《陆氏世谱》清抄本《陆氏家史》民国仰德堂本《陆氏世谱》苏州《平原陆氏支谱》等都把自己的始祖为陆通。 江东大姓-汉, 魏, 隋,唐时期的吴郡陆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清楚地记录了妫姓陆氏初期的繁衍播迁情况;“通谥 曰元侯,生恭侯发,为齐上大夫。发生二子,万、皋。皋生邕,邕生汉太中大夫贾。万生烈为吴令,迁豫章都尉,既卒,吴人思之迎其丧,葬于胥屏亭,子孙遂为吴郡吴县人。在陆姓家谱中记载得更为详细。 陆发 陆通长子,字弘道,后人尊他为陆恭侯被齐襄王封为上大夫,赐食邑于莱芜(今山东太山东面莱芜市),这是 陆氏二世祖。 陆皋 三世祖。后人尊他为陆昭侯,被齐建王奉上卿,食邑于楚,娶秦国丞 相李邕斯之妹为妻。 陆邕 四世祖。字继忠,在秦国做官,升至柱下史。后辞官退隐自号休休子 陆贾· 伍世祖,是·个有学文,有胆略,有远见的政治家兼辞赋家,协助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史记》,《汉书》 都的传有 他记,是二十四史列传的第一位陆姓人物。 汉文帝即位后,恢复“和辑汉越”政策,并于文帝元年(前179年)再次派遣陆贾出使南越。陆贾再一次说赵佗臣服汉朝,为汉朝统一大业立下新功。陆贾最后以年老去世。 他生有五个儿子;陆良,陆蒙,陆平,陆信,陆烈。最有名的是第五子陆烈是开山始祖为西汉时期的人。 陆烈 六世祖。字伯元,初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县令,后来升迁为豫章(今江西南昌)都尉。死后吴县人民为报答他任县令时的恩德,把他的遗体迎回吴县胥屏亭安葬,陆烈子孙守灵来吴县居住,不断繁衍生息成为吴郡。因此,陆烈被认为是吴郡陆氏的始祖。 唐代吴郡陆氏再次辉煌,出了六位宰相,其中陆元方家族更是达到了极盛,6世有出了3位宰相,出仕为宦者更是不计其数。陆元方,武则天任秋官待郎。他生四子都有才。 从唐,宋,元,明,清朝代大量史册记载,全国各省,市都有陆氏家族人居地。特别是在民清时期陆氏家族人空前繁荣,由于陆氏家族人口的不断增加,生活地域不断的扩大。,《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中收录明,清陆姓进士达313人之多,其中也有安徽陆姓进士。被孙中山誉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的第一人”陆浩东等。 总之唐代以前见于大量史籍资料记载;陆姓人物,基本不出吴郡·陆氏和鲜卑族陆氏两支,但自五代开始,陆姓族人居住地,到主朝末年扩大到今广西,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西,陕西等地均有陆姓族人的足迹。不过,浙江一代陆姓族人聚居最为集中的地区,而且名人辈出。如; 陆秀夫(1236—1279)字君实,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三国时期的陆逊领吴兵夺取荆州,迫关羽走麦城,后有领兵战败刘备复仇大军。 从大量史记中陆家族起源于陆终和陆通始祖;但到秦王政二十五年(222年)吴郡(吴县今苏州市)吴郡专指以太湖流域之苏州为中心和钱塘江两岸。此支为陆通直系后裔是东汉永建四年(129年)。 河南郡始建于西汉高帝二年(前205年)。是由原秦三川郡改置,今洛阳东北,辖22县。其开山始祖为西汉时期的陆烈。此陆氏系指鲜卑族陆氏。吴郡陆氏用“怀忠堂”作为自世族堂号。 家乘谱牒 谱牒作为一个家族的生命史,记录着这一家族的发展、生息、繁衍、荣衰的全过程,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家谱就是一个家族的通史。陆氏家族的谱牒编修甚早。由于魏晋以来,门阀制度确立,朝廷选官特种门第,为此官府专设谱局,主持修定百家谱。于是天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fug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