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插上科学翅膀——ppt分析
——初一(5) [班会活动目标] 了解2014年科技发明和一些著名科学家刻苦钻研、坚忍不拔,把一生献给科学事业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道理的兴趣。 十大科技成就 1.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 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发展的运-20大型运输机首次试飞取得圆满成功。该型飞机是我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的一种大型、多用途运输机,可在复杂气象条件下执行各种物资和人员的长距离航空运输任务。 凭你所了解,想一想有哪些? 小组讨论 2.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走”出第一步 2013年2月8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这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漫游者”机器人在南极开展基于风能发电驱动技术、复杂地面适应性的自平衡机构技术、基于视觉、激光与GPS融合的冰盖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在国际尚属首次。 3.我国东北首个核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 2013年2月17日,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这标志着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中广核红沿河核电站一期1号机组于2007年8月18日在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正式开工建设,是我国东北首个核电站。 4.我国对竹子基因组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2013年2月24日,“毛竹基因组序列”在世界权威生物学杂志——《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由国际竹藤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等机构科学家共同开展的“毛竹基因组测序研究”项目圆满完成,标志我国对竹子基因组学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5.中核集团研制的铀浓缩离心机在兰州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2013年2月24日,中核集团表示,历经长期艰苦攻关,中核集团研制的铀浓缩离心机,最近在兰州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核燃料生产的自主化工业能力,完全掌握了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对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6、“蛟龙”号完成7000米深潜试验 2012年6月,我国自主设计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第49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7000米水深大关,总共完成6次下潜,3次超越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海试取得了宝贵的海底地质样品、生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和水样。这是目前世界科学家利用载人潜水器首次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深度的海底获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7、首个快速连续反应机器人亮相 ?2012年10月9日,由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机器人实验室研制的两个仿人 机器人“悟”和“空”正式亮相,这两个会打乒乓球的机器人可以通过头上安装的摄像头捕捉乒乓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预测球的落点,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动作,甚至可以实现与人对打。历时4年多研制的“悟”、“空”身高1.6米,体重55千克,是科技部863重点课题《仿人机器人感知控制高性能单元和系统》项目的代表作品,集成了机器人领域的诸多先进技术:身躯采用了高强度轻质材料和加工工艺,全身有30个关节,仅手臂就能做7个自由度的运动。 8、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走”出第一步 ?2013年2月8日,由中国自主研发的风能机器人“极地漫游者”在南极中山站附近冰盖上“走”出了第一步,这是我国研发的首台基于再生风能驱动的机器人。我国自主研制的“极地漫游者”机器人在南极开展基于风能发电驱动技术、复杂地面适应性的自平衡机构技术、基于视觉、激光与GPS融合的冰盖自主导航等关键技术实验研究,在国际尚属首次。 9、中核集团研制的铀浓缩离心机在兰州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 ?2013年2月24日,中核集团表示,历经长期艰苦攻关,中核集团研制的铀浓缩离心机,最近在兰州成功实现工业化应用。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核燃料生产的自主化工业能力,完全掌握了离心法铀浓缩技术,对保障我国核电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 10、可扩展量子信息处理取得系列重要进展百公里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的研究成果被于 2012年8月9日以封面标题的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后,因其通过地基实验坚实地证明了实现基于量子卫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网络和开展大尺度基本物理问题实验检验的可行性而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例如,该成果同时还被美国《科学新闻》(Science?News)评选为2012年度25项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并以“量子跳跃”为题进行了专题介绍。 还有人补充吗? 小组讨论 东方网12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时代》杂志网站日前评选出了2012年十大科技产品,苹果iPhone 5荣登十大科技产品榜首,同时入选的还包括微软Windows RT版Surface平板、Nest恒温器、Simple.TV多媒体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