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中医资料2潮热治验举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86年中医资料2潮热治验举例.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由于部份数据清晰度不高,文字扫描时系统难以识别,或生僻字字库里面没有,特把数据原文图片附在后面。 潮热治验举例 安徽省泾县章渡中心人民医院吴子腾?   “潮热”是发热疾病中的一种热型,可见于各科临床。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应用潮热这一病证概念,作为阳明腑实已成的标志,如214 条所述:“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其又在《金匮要略》中将潮热一证扩大到风湿、黄疸、产后等病中论治。如风湿相搏,化燥化热,波及阳明,可见日晡潮热(“痉湿喝病篇”);湿热塑结胃肠,致阳明瘀热的黄疸,大多日晡时发热较重(“黄疸病篇”);产后恶露不尽,滞留胞宫,郁而化热,热传阳明也可成阳明里实潮热(“妇人产后病篇”)。   潮热发在日哺,一般认为系下午3~5时。午后为阳中之阴,日常气温较高,阳明之气旺于申、酉。邪热传里,阳明燥热过盛,太阴营阴不足,所致阳道实、阴道虚是形成日晡潮热的内在病理因素。后世医家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又发现阴血津液不足,温邪留伏阴分,痰热壅肺,湿热遏气所致病变,皆有一个旺于阴分的潮热表现,从而使其涵义更趋扩大。张景岳称“真阴亏损,水不制火”的阴虚内热,多表现午后或夜间潮热;温热病后,余邪留伏阴分,多见入夜潮热,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瘦,吴鞠通称为“夜行阴分而热”;痰热壅肺,酿脓成痈,多有午后潮热,喻嘉言指出“日晡尤甚”,这种潮热和临床所见肺脓疡在酿脓期呈弛张热型,午后体温增高,大多类同;湿热蕴遏气分,难以宣透,湿为阴邪,旺于阴分,每至午后潮热,初捫不觉,稍久则觉灼手,伴胸闷身重,吴鞠通说它“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追溯前人论述,再从病机上分析,潮热多有虚实之别。属实证的潮热,大都内有糟粕之邪,如湿、痰、瘀、燥屎等,是阳实之热,多见于急性病证;而虚证的潮热则因阴血亏损,属水亏之火,多见于慢性病证。   1.阳明潮热 邪热入里与肠中糟粕搏结,形成阳明腑实证,多见日晡潮热,常伴谵语,便秘,腹部胀满,按之作痛,脉沉实有力,苔黄厚而燥,治宜通腑泄热,釜底抽薪,酌选三承气汤加减。如一卜姓青年住院三天,上午热不显,每至午后2时许身热,汗出,体温39.5~39.8,经用抗生素及输液治疗,热不减。脉沉滑微数,苔黄微燥,少腹胀满拒按,时而神昏谵语。予生大黄9克(后下),元明粉10克(冲服),厚朴、木香各8克,枳壳、丹皮、黄芩各10克,一昼夜进2剂,泻下秽粪颇多,潮热即退。   2.风湿潮热 风湿在表,相搏而化燥化热,常波及阳明,至日晡发热明显增剧,脉浮滑,舌苔白或白滑,根据化热伤阴的程度或祛风胜湿或清热祛湿,取麻杏薏甘汤或桂枝芍药知母汤化裁治之。如患者汤××,感冒十余天,服西药未控制(素有风心病史),四肢关节红肿疼痛,潮热心烦,胸闷口干,舌苔白厚。用桂枝、炒白芍、知母、杏仁、秦艽各10克,粉丹皮12克,炒桑枝、薏仁各15克,苍术8克,甘草5克,连服4剂,潮热、肢肿皆除。   3.阴虚潮热 阴虚阳亢,病气旺于阴分,多见午后潮热,夜甚昼轻,五心烦热,失眠盗汗,颧红咽干,便结尿赤,舌红少苔,脉多细数,一般可用清骨散加减,以养阴清热。如肺痨的骨蒸潮热还伴见呛咳咯血,宜秦艽鳖甲散加味以滋阴降火。对温病后的潮热,夜热早凉,可取青蒿鳖甲汤育阴搜邪。如患者赵××,有 神经衰弱病史,近因工作繁忙,出现头昏失眠耳鸣,一星期来每至入暮身热如潮,口干咽燥,便秘四天,予养阴清火,润肠通便。药用盐知柏、白薇、玄参、麻仁、柏子仁各10克,生地、鳖甲各12克、胡黄连、银柴胡各9克,服2剂,大便行。上方去麻仁加麦冬10克,嘱于潮热前2小时进药,3剂后热退能眠。   4.湿热潮热 热为湿遏,气机不宣,病人自觉身热,按肌肤多无热感,每至午后潮热,胸脘痞闷,不饥不渴,面淡身重,苔腻脉濡,宜芳香透气,宣化温热的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加减。如马姓农民,午后身热,身重疼痛,胸闷腹胀,口干不渴,大便微溏,已有五天。脉濡大而数,舌淡苔白微厚,询知有时汗出,而身热心烦不减,取芳香化湿,辛开苦降。药用藿香、佩兰、杏仁各9克,生薏仁15克,白蔻仁、黄连、厚朴各5克,法半夏、晚蚕抄各12克,木通6克,生姜二片,于潮热前2小时服药,进4剂,热退身轻,胸痞亦除。   5.痰热潮热 风热袭表,内壅于肺,蕴化痰热,薰蒸肺络,瘀热成痈,除见咳嗽气急,胸胁作痛,咳唾脓痰外,多有午后潮热,入暮尤甚,临床多取千金苇茎汤加大青叶、桔梗、鱼腥草、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