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康有为

康有为班级:09级历史(一)班 姓名:王永芳学号:090601011140 生平介绍。康有为,1858年出生在广东,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1.教育世家康有为从六岁开始便跟着启蒙老师攻读《大学》、《中庸》、《论语》,灌输的全是儒家经典。此后,康家连续请当地一批著名学者严格指导康有为尊孔读经。少年康有为最快乐的时候,是跟着祖父康赞修在连州官舍里读书,他在连州官舍观《大清会典》、《东华录》,读《明史》、《三国志》。尤其使康有为大开眼界的是,在连州官舍里看到了清政府频频发到官舍的《邸报》(亦称《京报》,由报房商人经营的专载皇帝谕旨和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的出版物),从上面他渐渐知道了朝廷里的政事,初识了曾国藩、骆秉章、左宗棠等人。同时,康赞修性喜游览,每逢春秋佳日,风和日丽之时,他总是带领孙子外出游览祖国河山和古老的文化遗存,这在无形中便培养了康有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及强烈的爱国之情。 进入青年时代后,康有为遇上了两位对他影响很大的老师,一位是国学导师朱次琦,一位是政治启蒙导师张鼎华。朱次琦是他祖父康赞修的好朋友,他父亲康达初的老师,岭南著名的硕学通儒。在1876到1878的三年里康有为跟随朱次琦打下了深厚的旧学基础。离开朱次琦后,康有为师从张鼎华,张鼎华向他生动介绍了京朝风气,当时名流和各种新书,以及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掌故,使他开始接触到近代维新政治思潮。接着康有为又读了《西国近事汇编》、《环游地球新录》等介绍西学的书和游记。西方的文物制度和政治习惯,开始吸引他的视线。 1879年底,康有为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香港,当时香港已成为英国侵略中国的据点,深受国土沦丧的刺激。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的新鲜事物,他脑子里封建士大夫对资本主义的传统偏见开始动摇了。香港之行,使他开始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接触,思想产生了很大变化,为讲求西学打开了通道。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2.南洲讲学1888年康有为赴京师应顺天乡试,那时正值中法战争之后,康有为目睹帝国主义的强横和清政府的腐败,深感若不改革弊政,中国将国无亡日了,在此情况下康有为便第一次上书,请求改革。但他的上书却遭到封建顽固派势力的阻挠,并没有送到光绪的手中。此外康有为在考试中也名落孙山,两方面的打击使康有为陷入苦闷之中。1889年,康有为便踏上了南归的旅途。康有为回家后经过苦思冥想认为他救亡图存的思想之所以遭到社会的冷嘲热讽是因为国民仍然十分愚昧,因此康有为决心自己办学,以培养维新人才。1891年春,康有为在陈千秋(陈千秋(1869-1895)字通甫,号随生。南海人。年少时勤学聪慧,曾入学海堂,熟悉历朝掌故,精通考据典章之学。1886年著《广经传释词》。1891年入万木草堂,从师于康有为,曾任万木草堂学长,并协助康编撰《新学伪经考》等书,讨论《大同书》有关问题。1895年因协助康办理西樵乡同人团练局操劳过度而病故。)、梁启超的协助下,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设学堂,称长兴学社。由于前来求学的人不断增多,长兴学社不断更换地址,1893年迁至广州府学宫仰高祠,正式挂上“万木草堂”的匾额。康有为在他开办的学堂里,既是总监督又是总教授,他讲课喜欢征引欧美的事物并与中国的历史现状相比较,从而提出自己的理想从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大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变革世界的能力。在康有为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在万木草堂逐渐形成了关心时事、独立思考和相互启发的良好学风。万木草堂不仅是一个新型的教学群体,而且也是一个维新政治团体。康有为也就是在这里辛勤耕耘,创造出他的维新变法理论,培养出一批维新变法的骨干力量3.维新变法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鼓吹变法。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 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 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

文档评论(0)

wu12yo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