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兴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夏商西周兴亡

*   大禹治水,在外奔忙了十多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禹三十多岁时娶涂山氏女为妻,又曾为治水而会诸侯于涂山。后来,涂山氏女因想念丈夫大禹,在涂山之阳唱出了我国最古老的情歌《候人兮猗》。然而,涂山究竟在哪里呢?由于文献记载简略,相同地名较多,形成数种不同的意见。   有以为涂山在伊洛、陆浑一带的三涂山,即今河南嵩县。《逸周书·度邑解》记载,周武王营建洛邑时的设想:“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北望过于有岳鄙,顾瞻过于河,宛瞻于伊洛。”《左传·昭公十七年》也记载:“晋将伐陆浑,以有事于雒(luò)与三涂。”杜预注曰:“三涂在陆浑。”《水经注》《读史方舆纪要》也都说,三涂即涂山,山上有王母祠、王母涧。王母即涂山之女,大禹之妻。   有以为涂山在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左传·哀公七年》曰:“禹会诸侯于涂山。”杜预注此涂山在寿春县东北。据说,这里是大禹会诸侯的地方。   有以为涂山在今安徽当涂。《史记·夏本纪》司马贞索隐引皇甫谧(mì)的说法,指出当涂有禹庙,涂山应在当涂境内,而当涂的地理位置在安徽和县对岸,马鞍山市南。直到宋代,王楸在《野客丛书》中,也说当涂有涂山。   有以为涂山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北四十五里。《越绝书》《吴越春秋》以及《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都说涂山在越国故都会稽(浙江绍兴),并指出这里是大禹娶妻之处。   有以为涂山在今重庆。《华阳国志·巴志》提出,禹娶涂山艮之涂山,在江州涂山县。古之江州,即今之重庆,并说那里有禹王祠和涂后祠。后世文人墨客借禹娶涂山氏女的爱情故事,题咏甚多,从而使重庆说流传较广。清代陈竹坡还在涂山石壁上摩岩书刻“涂山”二字,高阔十余丈,远远望去,气势非凡。   有以为涂山在今四川北川。汉代扬雄《蜀王本纪》和唐代地理书《括地志》都说,禹生于石纽山,也即今之四川北川县。唐宋许多文人曾到此一游,在岩石上留下“石纽”、“禹穴”等珍贵笔迹。 *   许多史书上都记述:“尧舜传贤,禹独传子。”“尧舜皆传贤,及禹而德衰,不传贤而传子。”有的学者进行了辩解,说:“丹朱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禹传子启,而启独贤。”而根据《竹书纪年》《韩非子》《战国策》之见,又观点各异。《竹书纪年》云:“益于启位,启杀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而《战国策·燕策》则曰:“禹传益,而以启任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天下。”此处并未提到启因贤而受诸侯拥戴之事。但夏启确实是使用武力,杀了伯益的,不久许多诸侯来都城阳翟朝会,启在钧台举行盛大筵宴款待他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钧台之享。 * * 2004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发现了宫城城墙以及大型夯土基址、车辙、绿松石器及其制造作坊等重要遗存。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夏朝和商朝 夏 禹 王 像 伯益像 启像 禹帝王像   此文献的大意是:禹在涂山大会各部落首领;这些部落首领都带着玉、帛等礼品来朝见他。说明此时禹的权势已经很大。   涂山,一说在今安徽蚌埠(Bèng bù)市西当涂山。   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左传·哀公七年》 伯益   此文献的大意是:禹将死的时候准备传位给伯益,禹的儿子启进攻伯益,启继承了统治者的位置。   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夏启   此文献的大意是:启后来杀死了伯益,打败了反对他的有扈(Hù)氏,还把有扈氏的俘虏变成了放养牲畜的奴隶。   益干启位,启杀之。 ——《竹书纪年》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 尧 舜 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继承制变化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礼运》 启 像 世袭制 禅让制 家天下 公天下 历史上将这种把国王权位视为一家一族的私产,实行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称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山西南部一带 阳城   夏朝把天下划分为“九州”进行统治;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出现了镇压人民的刑罚;统治者筑城郭以保护自己。标志着我国早期奴隶制国家机器产生了。 茫茫禹迹,画作九州。 ——《左传》襄公四年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 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人,此城郭之始也。 ——《淮南子·原道训》 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夏朝国家机器 河南偃师二里头夏朝宫殿遗址复原图   发掘确认宫城平面略呈长方形,面积约10.8万平方米。宫殿区内已发掘的大型建筑基址达9座。二里头遗址宫城是迄今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迹。纵横交错的中心区道路网、方正规矩的宫城和排列有序的建筑基址群,表明二里头遗址是一处经缜密规划、布局

文档评论(0)

ea2389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