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现象
通过本专题学习,掌握犯罪现象的概念、特征及类型,了解我国犯罪现象的历史和现状,比较中外不同国家的犯罪状况等。 第三章 犯罪现象 第一节 概述 一、犯罪现象的概念 犯罪现象,是指一定时空中表征、状述和反映犯罪原因并被犯罪原因所决定,进而为预防犯罪提供依据的有关犯罪—被害人的非刑法条文形态的诸经验事实的总括。 可见:(一)犯罪现象属于外在物,可以为人的感观所直接感知。 (二)犯罪现象是有关犯罪与犯罪人的直观、具体、零散和游离的经验事实,具有丰富、生动、多姿多态、千差万别的外在形式。 (三)同一犯罪现象可能表征的是不同的犯罪原因,同一犯罪原因也可能借不同的犯罪现象来显现。 二、犯罪现象的内容 (一)犯罪状况:指一定时空内的犯罪数量、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危害、犯罪时空分布、犯罪人的构成状况以及罪犯的性别、年龄、职业、出身、民族、文化程度、气质和价值观等。 (二)犯罪特点:指犯罪现象所表现出来的犯罪和罪犯的特殊性或共性。 (三)犯罪规律:指一定时空条件下,犯罪的升降、涨落与犯罪变化发展的一般趁势或必然趋向。即犯罪的流量、流向的一般运动规律。 三、犯罪现象的特征 (一)直观性 无需通过理性思维即可感知 (二)综合性 主、副现象;加害、被害现象;显现象、隐现象 (三)因果性 犯罪现象总是犯罪原因的产物 (四)相关性 纵向序列的因果性和横向彼此间的关联性 (五)饱和性 犯罪现象的质、量及变化,不得也不会超越这一时空条件所允许的最大限度 第二节 犯罪现象的类型 一、犯罪现象类型的概念 犯罪现象类型,是依据一定的原则或标准,对组成犯罪现象的犯罪行为进行抽象后所作的类别划分。 二、犯罪现象的诸类型 (一)依据犯罪现象的地位,可分为 1、主犯罪现象 主犯罪现象—指犯罪行为和罪犯本体及其所直接秉具而表征其特性的诸经验事实 2、副犯罪现象 副犯罪现象—由犯罪行为或罪犯所派生、衍化并围绕其本体而表征其特性的诸经验事实 (二)根据犯罪现象的显隐程度,分为 1、显犯罪现象 犯罪的非抽象性结构或者表征罪犯的反社会性,而表现为外化的社会、生物-生理现象的诸经验事实。 2、隐犯罪现象 存在于犯罪人的精神领域或者犯罪行为内部,具有抽象性结构,因而常常必须借助理性思维才能探知的犯罪现象。 (三)根据犯罪现象产生与存在的概率性,分为 1、常规犯罪现象—为犯罪人及其犯罪所一般或特别具有,与一般或者特定的犯罪原因之间具有稳定恒久的因果递进关系,因而稳定、经常和普遍出现的有关经验事实。 2、随机犯罪现象—并非为一般犯罪人或者犯罪所必然、固定具有,而常常以一种偶然或个别方式出现的非稳定、非恒久性的零散、游离的有关经验事实 例如: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 卡门龙夫妇案 ?? (四)根据犯罪现象的存在状态,分为 1、静态犯罪现象—状述和反映犯罪与犯罪人的具有相对稳定或者恒久不变特性的诸经验事实 2、动态犯罪现象—反映和状述犯罪与犯罪人的具有变动不定特性的诸经验事实 (五)根据犯罪现象的依附倾向性,分为 1、加害犯罪现象—直接依附于犯罪及其主体,而由后者所表现或者担受的诸经验事实 2、被害犯罪现象—直接依附于被害及其被害人,而由后者所担受或者造成,状述和反映了具有“被害”性质的有关被害和被害人的诸经验事实 第三节 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发达工业国家犯罪现象的状况 (一)新形态犯罪 1、白领犯罪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2、环境犯罪 切尔诺贝利核电泄露事故 1986 年4月26 日发生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50万人抢险和清除核污染,疏散34万居民,27万人因核泄漏患上癌症,其中9.3万人死亡。此次事故产生的辐射性尘降物是美国在广岛投掷原子弹所释放的400倍,全球20亿人受到影响。用于封存反应堆的混凝土“石棺”现在已出现裂缝,乌克兰要投资11亿英镑重新建造一个设计寿命100年的“钢棺”。专家称,要清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遗症”需要800年。 3、智能犯罪 4、游戏型犯罪 2010年3月,浙江杭州接连出现钢珠弹伤人、击毁商店和车辆玻璃事件 社会学上,把那些有着强烈的破坏欲望、无法控制自己的破坏行为的人,称作“汪达尔主义者”,称谓源自欧洲古老的蛮族汪达尔人 “破坏桌椅床板、焚毁书籍笔记、恣意花钱买醉、通宵K歌、连夜麻将……女生疯狂表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护理综合技能(第2版)PPT课件 基本护理技术-注射技术.pptx
- 高中数学:习题2:幂函数.doc
- 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常用版).doc VIP
- 2023年江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初中数学:鲁教版(五四制)数学【全八册】知识点总结 .pdf VIP
- LY_T 3314-2022 皂荚培育技术规程.docx
-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规程 .doc VIP
- 2025H1全球短剧营销白皮书.pdf VIP
-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雇主责任保险条款2011版.pdf VIP
- 神经重症患者感染诊治_美国临床神经医学手册(2017-2018)与中国专家共识(2017)的对比与解读.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