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素质测试.
2013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经济是包括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消费在内的新型经济,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之后的一个姗姗来迟的经济门类。在我国,文化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部门已经有了相当规模,文化经济正以高速度连年增长,并且增长的空间仍然十分巨大。
文化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相比较,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第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小;第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第三,对能源的消耗小;第四,附加值高。正因为具有这些特点,发展文化经济应当成为我国当前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佳选择,当前世界各国也都在大力发展文化经济。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文化经济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换言之,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应当多从文化上寻找出路。文化发展了,经济也就转型升级了,文化份额的增加和文化产品质量的提高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有巨大的直接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民追求的“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住好,现在提出的民生幸福的内涵已不仅仅是丰盛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包括丰富的文化生活。没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幸福就是不全面的,文化在民生幸福体系中应当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文化经济对于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已被国际经验所充分证明。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普遍很高,美国是25%,日本是20%,我国截止2011年底是3%。我国文化产业上升的空间很大,发展前景极其广阔。文化市场到底有多大,文化经济到底有哪些项目市场前景比较好,文化市场如何配套发展等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的认识还处于探索阶段。
当前,我国处在发展文化经济的最佳时机,其作用日渐显现。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使我们认识到了过分依赖出口的风险,所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促进消费的长效机制,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提高消费水平。”文化消费是改善居民消费结构的必然选择,从而对文化经济提出了更大的需求。此外,企业寻找新的盈利模式也是发展文化经济的重要动力。借鉴国外发展文化经济的成功经验,国内先期发展文化经济取得的可观成效,以及对文化经济前景的美好预期,都会引导、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文化产业。同时,国家对文化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是当前文化经济发展的极好时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党和国家对文化的空前重视,将对发展文化经济起到越来越大的激励作用。
1.下列有关“文化经济”的解读,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文化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它包括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消费。
B.文化经济起步晚,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商业经济之后的经济门类。
C.文化经济对资源的依赖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小,对能源的消耗小,附加值高。我国连年增长已经有了相当规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对文化经济前景的美好预期,都会引导、推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资文化产业。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令狐楚,字壳士。生五岁,能为辞章。逮冠,贡进士,京兆尹将荐为第一,时许正伦轻薄士,有名长安间,能作蜚语,楚嫌其争,让而下之。既及第,桂管观察使王拱爱其材,将辟楚,惧不至,乃先奏而后聘。虽在拱所,以父官并州不得奉养,未尝与宴乐。满岁谢归。李说、严绶、郑儋继领太原,高其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喜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儋暴死,不及占后事,军大喧,将为乱。夜十数骑挺刃邀取楚,使草遗奏,诸将圜视,楚色不变,秉笔辄就,以遍示,士皆感泣,一军乃安。由是名益重。以亲丧解,既除,召授右拾遗。
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其为文,于笺奏制令尤善,每一篇成,人皆传讽。俄出为华州刺史。后它学士比比宣事不切旨,帝抵其草,思楚之才。
擢河阳怀节度使,代乌重胤。始,重胤徙沧州,以河阳士三千从,士不乐,半道溃归,保北城,将转掠旁州。楚以数骑自往劳之。众甲而出,见楚不疑,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