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2羚羊木雕同步学习
22 羚羊木雕 同步学习
张之路
【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后,曾在中学执教十年。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现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编剧兼文学部主任。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魔表》《傻鸭子欧巴儿》《暗号》及同名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集《题王》《惩罚》《空箱子》《在楼梯拐角》《静静的石竹花》,中篇小说《螳螂》《有老鼠牌铅笔吗》,中篇童话《还魂记》《我和我的影子》,长篇小说《第三军团》《坎坷学校》等。《第三军团》先后获中国图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
?
【题目解析】
这是一篇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写作上独具特色的记叙文。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并向我们提出问题:父母应该怎样尊重孩子的感情?孩子应怎样既尊重父母,又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进而向我们提出:金钱与友谊哪个重要?标题是编者加的,原意是“反悔”。本文刊登在1984年第10期《东方少年》上。
?
【整体把握】
一、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第1—15段)父母逼“我”要回木雕,“我”很伤心。
第二部分(第16—23段)插叙“我”与万方之间的友情,含蓄地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径会伤害孩子之间的感情。
第三部分(第24—25段)用奶奶反衬爸爸妈妈,批评他们的不良行径,奶奶当不了家,事情无可挽回。
第四部分(第26—38段)“我”被逼无奈,要回了木雕。虽然得到了万芳的谅解,但是被逼得反悔使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二、文章主旨
本文围绕羚羊木雕,写了一场家庭矛盾,赞美真诚无私的友爱,批评重财轻义的思想,呼吁父母要理解尊重孩子纯真的感情,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人格。同时也说明我们做事应与人商量,考虑周全些。本文写了少年朋友之间的真挚友谊,也写了父母与孩子两代人之间的具体矛盾。本文的中心意思就寓于这种纯洁的友情引起的矛盾纠葛之中。作者用的是少年“我”第一人称,并没有站出来对这一事件说一句话,表明任何态度,但在客观叙事中却有明显的思想倾向。
三、写作特色
以小见大,主题深刻,于一件平凡的家庭琐事中反映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立意深刻,用笔详略得当。全文将家长的价值观与孩子的价值观对照去写,发人深省地提出了成人如何尊重孩子情感的社会问题。插叙手法的运用,文中写父母逼迫“我”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时运用了一段插叙。借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的心情,用“冷冷的”月亮有力地烘托出“我”当时心情的悲凉。抓住人物年龄、个性特征来刻画人物形象,文中共写了六个人物,他们的年龄差异很大,性格各异而又栩栩如生。
?
【要点精析】
一、重要字词
抹(mǒ)眼泪 犄(jī)角
手里攥(zuàn)着小刀
逮(dǎi)着玩 逮(dài)捕
树杈(chà) 寒颤(zhàn) 颤(chàn)抖
变得(de)十分严厉 你还得(děi)站两个钟头
怦:形容心跳声。
允许:同意。
脸颊(jiá):脸蛋。
木雕:用木头雕刻成作品。
寒颤:因冷而发抖。
仗义:讲义气。仗,凭借。
自作主张:做事不与别人商量,按自己的意见决定。
不可抗拒: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
形影不离:像影子跟随身体,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极为密切。
满不在乎: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二、重点理解
1.“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用“突然”一词,一开头气氛就紧张起来,表现出妈妈的惊慌和“我”的惊吓。
2.第一部分是妈妈爸爸同“我”先后对话的描写,这段描写中,作者的思想倾向是怎样的?
作者是同情爸爸把贵重的羚羊木雕“送给”女儿,可见对女儿的宠爱。父母宠爱女儿,可是丝毫不尊重女儿所珍视的友情。“我”本来并不知道羚羊木雕的贵重,以为既然是爸爸送给我的,自己当然可以作主。“我”把自己心爱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可见他是很重友情的。作者褒贬的思想是很明显的。
倾向表现的最明显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女儿说明万芳“是我最好的朋友”,妈妈根本不考虑女儿的友谊,立逼女儿去要回来,预期的“坚定”,正是固执生硬的表现。另一处是爸爸的话:“是的,这是爸爸送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这个话有点自相矛盾,实质上批评了“爸爸”的不是。
再从对话的神态、语气、心理描写上也可以看出,作者是同情孩子的。在父母一边,是“突然间”“目光紧紧盯着”“十分严厉”“坚定的说”“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在孩子一边,是“心怦怦地跳起来”“小声的说”“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低着头不敢看他”“声音有些发抖” “哭着喊了起来”“心里难过极了”。可见父母为了木雕怎样伤害了孩子的心。
3.第二部分插叙“我”和万芳的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超全成语带解释.doc
-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2.doc
- [2020软件操作手册1.doc
- (超市顾客满意度调查方案.doc
- [201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英语Book1板块一Modules1.ppt
- (亚麻酸的作用.ppt
- [201409-思大-微课制作与应用汪晓东.ppt
- [2014.11.26数学竞赛.ppt
- (超级实用英语复习短语句话涵盖所有词汇.doc
- [201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英语Book5板块十Modules5.ppt
- 学好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主题教育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pptx
- 学习雷锋-015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pptx
- 小学二年级开学第一课期中期末家长会PPT课件模板04.pptx
- 学习雷锋-001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pptx
- 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期中期末家长会PPT课件模板11.pptx
- 学习雷锋-019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PPT课件.pptx
- 卡通风预防网络沉迷主题教育中小学生主题班会教育课件.pptx
- 小学开学第一课期中期末家长会PPT课件模板小学家长会PPT-11.pptx
- 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主题班会.pptx
- 四年级开学第一课期中期末家长会PPT课件模板13.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