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植物叶蛋白研究进展解析
植物叶蛋白研究进展 目录 1. 叶蛋白简介 2. 叶蛋白研究进展 3. 存在问题及前景展望 1. 叶蛋白简介 1.1 叶蛋白定义 叶蛋白是指刈割新鲜的、有利用价值的饲草或其他植物的地上部分(嫩叶或嫩茎叶),经压榨后,通过汁液提取、蛋白凝聚与分离干燥得到的蛋白质浓缩物。 绿色植物茎叶中的蛋白质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固态蛋白,一类是可溶性蛋白。 固态蛋白包括不溶性的叶绿体及线粒体构造蛋白、核蛋白、细胞壁蛋白,一般很难溶于水,主要存在于经粉碎、压榨后分离出的绿色沉淀物中。 可溶性蛋白存在于经离心分离出的上清液中,包括细胞质蛋白、线粒体蛋白的可溶性部分,以及叶绿体基质蛋白,叶蛋白就是这些可溶性蛋白的凝集物。 1.2 叶蛋白营养价值 质量高的叶蛋白含有70%的蛋白质,丰富的维生素A、E和糖类。叶蛋白的 Ca、P、Mg、Fe、Zn的含量高,是各类种子的5-8倍,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比叶子分别高20-30倍和4-5倍。叶蛋白胆固醇含量低,氨基酸种类齐全且组成比较平衡。 叶蛋白中还含有适量的脂肪、纤维素、可溶性糖和淀粉。 1.3.1 用叶蛋白对人体作食用试验。结果表明,叶蛋白在生物学价值方面与牛奶相似。 1.3.2 国内外在叶蛋白药用方面研究的较多,如叶蛋白在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病、抗肿瘤、治疗关节炎、肺气肿、老年性白内障等方面的作用有研究报道。 1.3.3 饲用叶蛋白可用作鸡和猪等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在渔牧生产中,叶蛋白浓缩物也可以部分代替鱼粉等优质蛋白饲料,都能取得良好的饲养效果。 1.3.4 叶蛋白还可以用于化妆品、洗涤用品、饮料和植物营养调节剂等中,还可将叶蛋白浓缩物作为原料进一步的分离得到叶绿素、叶绿素铜钠、胡萝卜素、纯蛋白质、维生素E和K、食用纤维素和某些活性酶等,并且叶蛋白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地拓宽。 2.叶蛋白研究进展 植物绿叶中的蛋白质含量颇为丰富,据测定大多数植物的绿叶的蛋白质含量要比植物的根块、果实等部位的含量高许多。 牧草和绿肥类主要是利用其新鲜茎叶提取蛋白质,以苜蓿的含氮量最高,此外,豆科的紫云英、十字花科的胡萝卜、茄科的烟草以及一些水生植物如三叶草、水花生、浮萍等树叶中粗蛋白的含量较高,松叶的粗蛋白高达12.1%。还有槐叶、桑叶、构树叶、柑桔叶、柳树叶、榆树叶、杨树叶、香椿叶等树叶都富含蛋白质,可作为提取叶蛋白的原料。除此之外,一些农产品的废弃物也是叶蛋白的较好来源,如苎麻叶、芦笋叶、红薯藤叶等。 2.2.1样品预处理 干打浆法:刘建华等采用该法,将鲁梅克斯嫩叶茎在室外风干后,剪切成小段,分数次用研钵研磨成糊状,医用纱布两层叠放在一起,每次取少许研磨后的糊状物放在纱布上,充分挤压,挤出绿色汁液,从而分离出叶蛋白。该方法简单,经常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组织捣碎法:通常先用食品加工机将组织打碎,然后再用10000-20000r/min的内刀式组织捣碎机(即高速分散器)将组织的细胞打碎。宋葆华等在ZK高速自控组织捣碎机中,将晾干的107种植物加蒸馏水300mL,捣碎3min,真空抽滤获得叶蛋白含量。 直接加热法:邹文辉等对草坪草屑叶蛋白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直接加热法为水浴加热,保持温度在80~85℃,加热时间5 min,直接加热法和酸化加热法提取率较高,但直接加热法具有较好的絮凝沉淀效果,且容易过滤,因此直接加热法是提取草坪草屑叶蛋白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酸碱加热法:酸碱法和加热法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型叶蛋白提取方法。叶蛋白经等电点沉淀和热变性双重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蛋白质凝聚机会,使叶蛋白凝聚快、凝聚物结构紧密易分离,保证了叶蛋白的高提取率。赵希艳等采用酸碱加热法提取紫花苜蓿叶蛋白,确定获得叶蛋白高产率的最优条件为:pH4.5、温度80℃,加热时间5min。酸碱加热法的主要优点是流程短操作方便、沉淀快、易于过滤收集等,缺点是酸碱等条件造成蛋白水解、影响蛋白活性。 发酵法:利用乳酸菌产生的乳酸等改变浆液的pH 到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沉淀,再通过离心得到叶蛋白。曾凡枝等用该法从苜蓿中提取叶蛋白。发酵法提取叶蛋白的优点是使植物叶中对动物机体有害的物质失去活性,提高了蛋白质品质,能耗少,提取效率高,是生产叶蛋白的一种节能环保的优良工艺。 有机溶剂沉淀法:这种方法较为常见,其优点是沉淀快、絮凝物结构紧密,易过滤收集。且经有机溶剂脱色生产的脱色叶蛋白具有含糖量低、蛋白成分较为单一等高营养价值,可用于抗癌、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W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