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骑行世界——我在梦想的路上.docx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6岁骑行世界——我在梦想的路上

66岁骑行世界——我在梦想的路上61岁,启程骑行全国,老当益壮;66岁,续航踏向世界,扩张梦想——这是花甲老人徐玉坤骑行五年的骄傲:有梦便追,永远不晚。 “这需要很强的毅力。”一位路人说。“他在做的事也是我的一个梦想吧。支持一下。” 一旁的女孩感叹。站在12月的起点,武汉冬日的严寒初露峥嵘,在武大校门口的人行道旁,有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在用照片与文稿讲述着他骑行环游全国的故事。老人名叫徐玉坤,今年已经66岁了,是河南南阳的农民。自07年4月起,老人开始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跑世界。截止到现在(2012年12月),老人已完成了骑行环游全国三十三个省的旅程。不但香港澳门都没有落下,还游历了东南亚的三个国家,行程共计五万公里,本子上已经盖满五百多个城市的印戳,共留下了四千多张照片以及许许多多的旅游记录。我若无心,岂能有梦;我若有梦,便要够疯校门口校车始发站旁的人行道上,长长地排开了一溜照片与文稿,一架破旧但“孔武有力”的自行车靠在一旁的树干上。自行车上挂着两块手绘纸板,上书“全民健身”及“低碳生活”八个红色艺术大字。一位老人身穿着略显单薄的大红色运动外套,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头顶一顶老旧却显帅气的自行车头盔,精神抖擞地站在一旁微笑。老人长长一溜的作品展示在靠近老人自行车的地方还放着一块写有“希望资助”的展板。老人希望以十元八份的价格卖出自己的文字作品,从而筹到接下来出国骑行的资金。这些作品是老人的原创:“例如做文章,是我个人做的,里面没有一个字是别人的。这是我一路的心得。另外像照片啊,展示的东西啊,红旗啊……这所有东西,都是我一个人亲自做的。”问起徐老人怎么会想到骑行环游世界,老人很认真地想了一会儿,郑重开口:“我最初萌发这种思想,是很早以前,大约有二三十年吧。这种想法总是在心里。可是这个生活呀、养家呀、劳动呀,它就是没时间,按捺在心里不能实现。07年,我61岁了。由于以前几十年都没实现,近来这十年我就急得很,晚上就睡不着觉,总想着怎么办怎么办,痛苦得很。”在61岁那年,老人终于迈出了梦想的第一步。老人告诉记者,有两个原因促使他一定要踏出第一步。一是意识到自己都过了60了,觉得必须要走了,二是奥运会马上要举办了,想乘着这个“风潮”,为宣传奥运骑车到北京去。“起初就这样计划着出发了,想在08年8月前走全国一周,结果在奥运会开幕的时候我还有一千公里没到。”说到这里,老人又笑了起来。谈到骑行环游的目的,老人更是打开了话匣子:“一是为国家宣传,还有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吧。但是最高的口号,还是“低碳生活,全民健身”,现在很多人身体都很差,还有生活习惯也不好……这个我的作品里都是有写的。整个想法是逐步的。刚开始是奥运,后面是全民健身,再到低碳生活……我就是要跟大家宣传宣传这种理念。”“有人觉得不可思议,那是他们不敢想,你看,我也做到了。” 老人眼里有止不住的自豪,“只是现在我正在筹钱,办签证出国去。我还想环游世界。”路人与老人合影宣传因为梦想,摄影写文修车无一不会细细品读老人的展览作品,每一张照片配上老人亲手书写的文字,都让人感受到一段在路上的时光,回溯到某年某月某日一处风景的美好,照片也许并不具有特别的拍摄技巧,但是十分动人。“我有四千多照片,这里只有个几百张吧,是最少的。你看这里是分块的,有新疆的啊,西藏的啊……我做了十五块,很多的都在家里,因为摆不下那么多。之所以选择新疆西藏,是由于那里真的特别艰苦,但是也特别丰富。”谈起这些图片,老人乐呵呵地说:“我不是为摄影而摄影。我是为了继续实现梦想,被迫学会拍的。如果不拍好,我拿回来不像样子,也卖不了钱。这个照相机也不贵,数码的,一千多块钱,挺好的。那些大机器我买不起,也弄不好。”不仅仅是特殊的照片,老人还写得一手特别的隶书。老人用他特有的自信的语气告诉记者:“这个是隶体!”特别的的文字配着来自照片里的风景人物,文艺小清新的范儿不输给年轻的孩子们,同时还带着旅途的风尘味道。“阿泰勒是祖国最西北鸡尾巴尖上的城市,美丽又神奇。”、“这里是新疆温度最高的地方,这里的葡萄树铺天盖地。”……这样朴素而美丽的描写,让路人纷纷驻足。徐老人路过的风景与记录下的心情那一手隶书也是徐老人引以为豪的:“这个写字也是我本人一种爱好。我可以说啊,写出这样的字,不是一年十年的功夫。至少说是三十年集结的东西。”老人带着他特有的自信与骄傲,寻找着内心的词汇。 “当有一种爱好的时候,就会随时注意着它。当我走到街上,看到旁边的(广告牌等等)上面的字,我都会欣赏。它是怎么写的,它的那个结构啊,我就会记一下。再见再记,再见再记,经常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它(字)自然就形成了。”自行车是陪伴老人的忠实伙伴,老人指着在一旁的自行车告诉记者:“这是第三辆自行车。我会等它完全不能骑了才换掉,要省下钱来继续走下去啊。”为了省钱,老人一直过得紧紧巴巴,只要自

文档评论(0)

tiantiand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