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ERP文献综述模板
文献综述
基于ARM9便携式心率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综述
吴君晓
(宁波大红鹰学院信息工程学院,08计科3班)
1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同时人类的文明病也在不断的显现出来。对于一些高血压、脑溢血、心脏病等突发而致命的疾病而言,心率的监测可以保障人们应对突发状况,发出警报,可及时作出急救措施。由张石和董建威撰写的《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仪的低功耗设计》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化、小体积的便携式嵌入式设备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如今,便携式设备已经渗透到几乎各个行业中,尤其在医学领域。由于心脏病发病具有突发性、短暂性和危险性等特点,所以有必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长时间实时监测,因此,可供心脏病患者使用的便携式无线心电监护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由李晓芳申请开发的专利200710014420血压心率监测报警表展现了现阶段国内外的便携式人体生理监护仪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血压心率监测报警表包括带显示屏的表盘和与表盘连接的表带,表带内设置有测量血压的血压传感器和测量心率的心率传感器;表盘内设置有比较器,与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连接,用于比较实际测得值与正常值;比较器与触发器连接,触发器分别与显示屏、GPS系统、报警器和无线信号传输系统连接,GPS系统同时与无线信号传输系统连接。表盘内也可设置时间芯片,通过显示屏显示时间。本产品通过血压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可以测量血压和心率,通过比较,若值超出正常范围则触发报警器接通报警,同时GPS系统及无线信号传输系统导通,发出病人急救信号并发送所处GPS坐标地址给医院,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
2系统工作原理和总体设计
2.1 系统设计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可知,生理监测系统可分为三个模块:完成对用户心率特征采集的数据采集模块; 完成与主机通信的无线模块;完成对用户数据处理反馈显示的人机交互模块。心率监测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 1 心率监测系统总体框架图
2.2 数据采集模块
心率(脉搏)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参数,实时掌握这些健康参数有利于防病治病及早发现疾病以及应对突发状况。系统利用专门的红外脉搏传感器采集人体脉搏波和心电信号,采集电路对这些信号进行模拟放大、简单滤波、A/D转换后,并根据数据处理系统的指令把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系统中。
目前,国内外生理监测系统一般采用有线装置,多采用红外脉搏传感器采集数据。根据《KHKG-07系列红外线脉搏传感器使用说明书》可知,红外脉搏传感器是利用特定波长红外线对血管末端血液微循环产生的血液容积的变化的敏感特性来检测由心脏的跳动引起的指尖血液变化。红外脉搏传感器通过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数字信号处理、比较电路输出同步于心脏搏动的脉冲信号。其中HKG--07A输出同步于脉搏跳动的脉冲信号(如图2所示),从而计算出脉率;HKG--78输出反映指尖血容积变化的完整的脉搏波电压信号(如图3所示)。主要应用于临床上脉率的测量、监测和脉搏波的病理分析。其接口说明如图4所示。
图 4 红外线脉搏传感器接口图
2.3 无线通信模块
在Hooi Been Lim论文《A Human Body Model for Efficient Numer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UWB Signal Propagation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s》和论文《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Personal Health Monitoring: Issues and an Implementation 》中论述了现代传感器技术对于推动远程监测系统的重要意义。随着传感器技术、低功耗集成电路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生理传感器网络已逐渐向低功耗、微型化、轻量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无线身体区域网络(WBAN)是一种新的实现远程健康监测及交互功能的等前景应用系统。这些网络节点能够获取、处理、传输一个或多个生理信号,并可以无缝集成到无线个人局域网(WPANs)或无线体域网(WBANs)用于健康监测。与此同时,对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护系统的研发也将推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由胡振光和王洪金论文《基于GSM网络的无线心率实时监测系统研究》[5]中介绍了数据进程通信的三种主要方式:(1)近程射频通信技术;(2)蓝牙通信技术;(3)Zigbee通信技术。近程射频通信模块需要考虑通信频率与发射功率的限制。Zigbee通信多用于组网情况,符合IEEE802.15.4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标准。
由于系统用户是在移动中与主机进行通信的,除了在主机端配置了无线网卡来接收用户终端的数据外,还通过GPS模块(标称定位精度10 m)从卫星获得报警终端的本地GPS坐标,根据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子对抗原理与技术(第3版)全套PPT课件.pptx
- 冷拼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最新2025年秋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课件(含抗战胜利80周年内容).ppt
- 22G101 三维彩色立体图集.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docx
- 吴清忠:人体复原工程.pdf VIP
- 川崎 Kawasaki 2022款 Z 400 中文用户手册 使用说明书2021年4月14日印刷.doc VIP
- [北京]冷轧带钢工程薄板酸轧设备基础施工方案.doc VIP
- 全国教学能力比赛《声临其境·影视配音要旨》教案(一等奖).pdf
- (高清版)DB36∕T 713-2013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