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生物浸出.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铜的性质及用途 铜(Cu)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十九号元素,属于IB族,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是一种呈紫红色金光泽的金属。其密度8.92t/m3,熔点1083.4,沸点2567℃。延展性和导热性强;导电性高,仅次于银;硬度2.5~3,比重8.5~9。当铜中有杂质存在时,对其导电率有决定性影响铜是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之一,在6000多年前就已被人类使用。在当前世界金属消费量中,铜仅次于铁和铝,居第三位。铜的导电率仅次于银,且铜比银的价格要低,所以铜在电器、电子技术等工业部门中应用最广,用量也最大。在通讯、水以及气的输送中也要使用铜。铜的导热性能也较好,仅次于银和金,其导热率约为银的73%,因此常用铜来制造加热器、冷凝器等设备。铜延展性好易于成型和加工,在飞机、船舶、汽车等制造业多用来生产各种零部件。铜的耐蚀性较强,盐酸和稀硫酸与铜不起作用,因此在化学运输中多用来制造真空器、管道等。铜和黄铜还广泛地应用于自来水管道系统,可以提高管道系统的抗细菌能力[1]。 在当今社会,铜及其合金材料已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科技飞速发展不可或缺的主要金属。随着铜金属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其消耗量也将不断增加。 1.2铜资源分布概述 1.2.1世界铜资源分布概况 世界铜矿资源丰富,主要铜生产国是智利,其产量约占世界三分之一,其次是美国印度尼西亚、秘鲁、澳大利亚、俄罗斯和中国[2]。从国家分布看,智利、美国、秘鲁三国的铜资源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43.6%,美洲占了世界储量的近一半。而我国铜矿保有储量仅占世界储量基础的5.53%,居世界第位,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属绝对数量尚占优势,相对数量不足的矿产,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较低。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储量数据库2009年的统计数据所显示,建国以来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查明铜资源储量约9949.74万吨。我国铜精矿的主要产地集中于江西、云南、西藏、安徽、及甘肃五个省(区),其中江西、云南、西藏三个省(区)查明资源储量合计占全国的48.6%,基础储量合计占全国的41.1%,因此,这三个省(区)是我国铜工业的重要原料基地。 铜矿成矿类型多样按其地质-工业类型可分为:斑岩型铜矿;砂页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黄铁矿型铜矿;铜-铀-金型铜矿;自然铜型铜矿;脉型铜矿;碳酸岩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四类它们占世界铜总储量的96%左右[3]。各主要产铜国的资源大部分集中在斑岩型、砂页岩型、铜镍硫化物型和黄铁矿型铜矿中。世界超大型铜矿的矿床类型、矿床数与储量表1-1表1-1 世界超大型铜矿的矿床类型、矿床数与储量[3] 矿床类型 矿床 储量 数量(个) 所占比例(%) 铜(万吨) 所占比例(%) 斑岩型 38 63 47920 64 砂页岩型 15 25 18241 24 铜镍硫化物型 3 5 3500 5 黄铁矿型 2 3 1527 2 铜铀金型 1 2 3200 4 自然铜型 1 2 700 1 总计 60 100 75088 100 1.2.2我国铜资源分布概况 我国地域辽阔铜矿类型相对比较齐全。其中最主要的有斑岩型、矽卡岩型、层状型(包括变质岩层状型和含铜砂页岩型)、火山沉积型(黄铁矿型铜矿)和铜镍硫化物型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90%以上[4-5]。 斑岩型铜矿我国最重要的铜矿类型,约占全国铜矿总储量45.15%,是我国铜金属产量的主要来源。我国典型的斑岩型铜矿有江西的德兴铜矿、富家坞斑岩铜矿和西藏的江达玉龙铜矿。 2)矽卡岩型铜矿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铜储量占全国铜矿总储量的约30%仅次于斑岩型铜矿。中国的矽卡岩型铜矿有江西城门山铜矿、湖北大冶铜录山铜矿。 3)层状型(包括变质岩层状型和含铜砂页岩型)在我国分布也不少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该类铜矿除了富含铜金属外尚伴生有铅、锌、钴等部分铜矿还有多种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 4)火山沉积型(黄铁矿型铜矿)占全国总储量的7%。矿床几乎都是地槽发育早期海底火山活动的产物受各级火山构造控制。甘肃白银铜矿是这类矿床的典型代表。 5)铜镍硫化物型铜矿约占我国铜矿总储量的71.5%。我国铜矿床主要集中在安徽安庆铜陵等地区江西德兴、瑞昌、永平等地区[-7]。 1)是指浸矿微生物吸附于矿物表面,直接氧化分解硫化矿物的过程。微生物在其紧固器、菌毛或矿物表面黏着力的作用下,附着在硫化矿物表面的相关区域并通过微生物内的铁氧化酶和硫氧化酶氧化硫化矿物,将不溶性的硫化物转化成可溶性的硫酸型物质,从而获得生命所需的能量。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清楚地看到氧化亚铁硫杆菌吸附在矿石表面。 图1 生物浸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模式[11] Samposn Philips等人[12]在证实了微生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现象之后,对生物浸出的直接作用

文档评论(0)

kui9215282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