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雾吸收塔方案酸雾吸收塔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酸雾吸收塔方案酸雾吸收塔方案

工程设计方案 一、项目概况 受浙江凯诚镀锌有限公司的委托,对现有酸洗池进行酸雾收集处理装置进行设计、制作及安装调试。 二、设计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相关排放标准: (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四中一级标准。 (7)《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8198-2002) (9)《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 相关设计及施工标准: (1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2)《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16-87,2001版) (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 (1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1992) (17)《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4-92) (18)《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19)《水处理设备技术条件》 (JB/T2932-1999) (20)《水处理设备性能试验总则》(GB/T13992.1-92) (2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97) (22)《塑料焊接工艺评定》(HGT 4280-2011) (23)国家关于污水处理的其它规范、标准。 三、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 3. 1、工艺流程 液体 气体 图3-1 酸雾吸收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3.2、工艺说明 酸洗作为铁件镀锌前的必要工序,在车间酸洗槽内配置一定比例的酸洗液,在工件酸洗及补酸的过程中,由于酸液的特性极具挥发性;酸液会弥漫于空气中,造成人体伤害及腐蚀建筑以及生产设备。所以设置移动盖板将酸槽密封起来,达到环保部门所要求的有组织排放要求,在工件需要酸洗时打开盖板将工件放入酸槽内,同时酸槽顶部设置抽吸管道(甲方已自建完成),将挥发的酸雾抽吸掉;防止弥漫到空气中。移动盖板采用船用锚链条传动(如右图所示),使用寿命长且使用性能稳定。在移动盖板的四周采用防酸碱的帆布帘进一步防止酸雾逃逸并补充一定量的新风。盖板采用Q235碳钢矩形钢加角钢作为骨架,内外覆玻璃钢防腐,防止腐蚀,延长使用寿命。盖板行走限位采用硬限位,由于酸雾条件下对电气元气件的腐蚀会引起限位开关失灵,故直接采用硬限位较为可靠。 本工艺采用玻璃钢风机进行抽风,电机采用变频,在不同工况及不同天气情况下进行电源频率调节以达到降低电耗的目的。风机与风管及吸收塔之间采用软连接,防止抖动对吸收塔及风管的损害。风管采用PP材质,已防止腐蚀影响使用寿命;酸雾具有一定的湿度,会引起风管及风机内积水所以在风机底部以及风管最低部位设置排液阀,合并后统一收集,大大降低了碱液的消耗。 本工艺采用风机正压将抽吸的酸雾送至吸收塔下部,采用逆流上部喷淋碱液;吸收塔采用PP材质制成,采用立式结构,上段为塔体,下段为贮液箱;塔体内填料采用花环填料或多面球;喷雾系统采用新型螺族喷咀,不易堵塞,雾化均匀。其工作原理:酸性废气逆向通过两层填料,与碱性喷液充分接触发生中和反应、吸收传质,废气中的酸雾进入吸收溶液中并回至贮液箱内,贮液箱根据pH值随时自动补液调整pH值至9~10。净化后洁净空气经除雾层进行气液分离,气相通过烟筒排入大气,碱液箱与塔身设计为一体化形式,节省占地面积。 3.3吸收塔系统改良: 1、采用循环液下泵(如右图)占地小,节省空间;防止水泵跑冒滴漏的普遍现象,即使水泵有些跑冒滴漏也不影响污染环境,跑冒滴漏的液体还是回流至贮液箱内。 2、采用两级喷淋,喷头采用新型螺族喷咀,不易堵塞,雾化均匀;比较纯粹的填料塔阻力小,气液充分混合。 3、塔也贮液箱内部隔开,已防止塔内的杂物进入水泵;同时塔底部制作成斜坡型,设置排渣槽,更有利的放空排渣。 4、塔顶部设置旋流挡板加收水填料组合进行防止飘水现象。 5、更高的自动化,设置PH仪与加药储存箱电磁阀联动,当PH小于9时自动加药,PH大于10时自动停止;用户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自定设置储液箱液位计与补水管浮球阀联动,当液位低于设定值时自动补液。 6、碱液泵采用分层设置的形式,业主可根据不同工况级气压高地进行单独运行,节

文档评论(0)

cduut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