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中国武术流派简述
我国是武术之乡。在我国古代称武术为武男或武艺,又称做技击。因为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所以近百年来,武术又称为国术或国技。在我国的武术中,包括拳术及兵杖两种。“拳术者:徒手之操练,兵杖者,器械之运用”。本文仅介绍拳术的流派。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代,传说从黄帝时期就将武术用于战争了,如《史记·乐书》上说的:“蚩尤氏……与皇帝斗”。又如《列子·黄帝》里也曾记载过这方面的情况。
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战争的需要,使我国当时在武术方面也相应的得到发展。就在这个历史阶段,我国武术界人才辈出,并且从过去的单纯实践,形成了初步的理论,如《庄子·论剑篇》中所记载的“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的论述。
随着武术的发展,武术中开始有了师承关系,有了这种关系,就奠定了武术流派的基础。然而武术流派的正式形成,当推到我国的唐代时期。因为佛教的禅宗,在唐代才开始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南派以慧能和尚为首,谓之顿宗,北派以神秀和尚为首,谓之渐宗。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武要,当时正值方兴未艾之际,于是效法禅宗,也开始分为南北两派。南派的以菩提达摩为宗师,北派以求那跋陀罗为宗师,南派以达摩所传的《洗髓经》和《易筋经》等,做为此派的基本功,所传的拳法以龙、虎、蛇、豺、鹤五形拳为主,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内家拳。北派以求那跋陀罗所传的拳法为“十八罗汉手”又称“十八手先天罗汉拳”,仅是18资姿势,后来逐渐演变为各种套路的少林拳法,当时只是为僧众在坐禅之余,专以锻炼身体而用,此又称为少林派拳法的外家拳。
后世之人,常将此内外两家的少林拳,混为一谈,故往往使有些人,对此拳派鱼鲁莫辨。
自唐代以后,由于习武之人日益增多,对于武术这门学术有研究成果的人,都各有千秋,各具特点,于是在当时的武林中,便出现了各自的师承关系。由于这种关系的发展,武术中就有了门户的出现,同时又受少林拳派别之分的影响,于是也出现了武术中的流派。
在武术的流派中,总的归纳起来,也分为南北两大派别,南派为内家拳,北派为外家拳,内家拳以内功(所谓现在的气功)为基础,尚柔劲用时多以静待动,后发制人。外家拳以踢桩打袋等硬功夫作为拳术的基础,尚刚劲,用时多主攻击,先发制人。
在南派的拳法中,最主要的有太极拳、八卦拳和形意拳。
一、太极拳:内家拳法,当首推太极,因太极拳历史悠久,流传最为广泛,在中外都享有盛名。此拳术以“太极十三势”为主,“十三势”者,拥、挤、按、采、裂、搂、肘、靠,此八势是太极拳的手法;进步、退步、此二势,是太极拳的步法;左顾右盼,此太极拳的眼法;中定一势,是太极拳的身法。此外,太极拳以沾、粘、连、随为此拳术的四大要点,太极拳的特点,是内有柔化之力,外示缓慢之形,锻炼时主张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犹连。其动作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亦名长拳。此说见于抄本《太极拳论》。
太极拳以练习拳架套路为求劲方法,以练习推手为懂劲阶段,以刚柔相济之力,引进落空之法为技击要领,但近代多有失传。
再有太极拳注重养生,如太极拳家所传的《十三势歌》所言:“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至于太极拳的渊源,其说法不一,有谓创始于唐代隐士许宣平者,有谓创始于唐代李道子者,有谓始自梁元帝时的程灵先者,也有人谓太极拳是殷利亨所传,当时此拳名为“后天拳”,还有人认为是元代辽阳人张三峰所创立。以上诸说见于民国年间太极拳家许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
另有一说法,认为太极拳是明末将领陈王廷,在退归林下时,因读道家《黄庭经》,对道家“气功”,有所领悟,后把道家气功,揉合在拳术之中,创立的太极拳。
然而,据明末清初的学者黄宗羲言“张三峰为北宋人。在他写的《王征南墓志铭》的记载中:张三峰为武当丹士……以单丁杀贼百余,三峰之术,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著。”
在王宗岳《太极拳论》的末后附跋语云:“右系武当山张三峰先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尽管对太极拳的渊源,有各种说法,但从“太极”这个名称及其注重养生的内容来看,可推想此拳原出于道家,或与道家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
太极拳由明代王宗岳地,始发扬光大,其著作有《太极拳论》行于世,以后的历代太极拳家,都以此论做为习拳准绳,奉为经典。后世太极拳传人甚广,通过发展演变,现在的太极拳分为五种流派,或称五家。
1、陈王廷的后代陈长兴为陈氏太极拳。2、杨露禅为杨氏太极拳。3、武禹襄为武氏太极拳。4、吴鉴泉为吴氏太极拳。5、孙禄堂为孙氏太极拳。
二、八卦拳:八卦拳亦归内家拳,因此拳多用掌法,故又名八卦掌。此拳以走圈换掌的锻炼方法为正宗,锻炼时有上中下三盘之别,上盘行时腿微屈,中盘行时较上盘取势较低,下盘行时取势较上盘更低。除此之外,又有所行之圈极小的锻炼方法,只须两尺见方之地即可用功。此拳以练习单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理讲义.docx
- [中国教育资源网课件入网协议书.doc
- [中国教师研修网2011年项目总结.doc
- [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与发展初探:教科书视角孔凡哲.doc
- [中国教育如何走出困境.doc
- [中国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传承.docx
- [中国教师俱乐部的十种文化.doc
- [中国文化主体精神下的关羽.doc
- [中国教育史部分-凯程.doc
- [中国文化史概要期末复习自己整理.doc
- CNAS-CL63-2017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认可准则在声像资料鉴定领域的应用说明.docx
- 12J7-3 河北《内装修-吊顶》.docx
- 12N2 河北省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燃气(油)供热锅炉房工程.docx
- 内蒙古 12S8 排水工程 DBJ03-22-2014.docx
- 山西省 12S10 12系列建筑标准设计 管道支架、吊架.docx
- 16J601-木门窗标准图集.docx
- 12J8 河北省12系列《 楼梯》.docx
- CNAS-GL37 2015 校准和测量能力(CMC)表示指南.docx
- CNAS-RL02-2016 能力验证规则.docx
- 津02SJ601 PVC塑料门窗标准.docx
文档评论(0)